•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未來5年,城市將有這些新變化(權威發佈)

2025-05-21 14:4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取得重要進展。5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

  有何變化?

  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介紹,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就是要推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

  《意見》明確提出8項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既有建築改造利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等。

  秦海翔説,《意見》部署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其中,好房子建設主要是大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時加強既有建築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舊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穩妥推進危險住房改造,加強老舊廠房、低效樓宇、傳統商業設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動建築功能轉換和混合利用。

  城市不僅更加宜居,還將更具韌性、更為智慧。“十四五”以來,我國系統化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目前已累計建設改造各類市政管網50萬公里,消除城市易澇積水點4800個,同時有超50%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配套加裝物聯智慧感知設備。秦海翔介紹,下一步將繼續抓好“裏子”工程,推進城市燃氣、供水、污水、排水、供熱等地下管網升級改造,因地制宜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對城市市政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動態預警、有效處置,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怎麼推進?

  創新完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

  城市更新主體多元、訴求多樣,《意見》提出,創新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

  相關部門將採取哪些改革措施?

  ——抓體檢,建立城市體檢與城市更新一體化的推進機制。秦海翔説,做好體檢工作,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搜尋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另一方面要堅持目標導向,搜尋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目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下一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拓展城市體檢的廣度和深度,建立體檢發現問題、更新解決問題、評估實施效果、推動鞏固提升的閉環工作機制。

  ——抓規劃,建立專項規劃、片區策劃、項目實施方案的規劃實施體系。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張兵表示,自然資源部通過建立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加強存量資源資産調查,摸清數量、權屬和利用情況,並落實“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針對性開展城市內部自然和人文歷史方面的空間要素調查,形成統一的底圖底數。在“一張圖”上推動完善調查、登記、權益、規劃、用途管制、執法督查等全生命週期管理,暢通部門間數據共用,真正實現把資産管起來、讓資源用起來、讓城市活起來。“我們支援各地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健全‘定期體檢、五年一評估’制度,持續對自然、人文歷史等各類資源資産開發保護狀況進行動態監測預警。”張兵説。

  ——抓落實,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協同機制。《意見》在用地、財稅、金融等方面明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秦海翔表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政策協同機制,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引導經營主體參與,建立起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共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

  如何支援?

  強化資金、用地等保障

  持續加大中央投資支援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産投資司負責人趙成峰介紹,“十四五”以來,已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過4700億元,支援城市燃氣、排水等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門設立城市更新專項,目前正抓緊組織計劃申報和項目評審等工作,將於6月底前下達2025年城市更新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同時,在“兩重”建設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安排中,將繼續對城市地下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項目給予支援。

  探索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2024年,為引導部分大中城市探索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相關部門啟動中央財政支援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批確定15個城市。“一年多來,15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品質顯著提升,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創新邁出堅實步伐。”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郭方明介紹,今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和財政部再選拔第二批20個城市。

  金融監管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介紹,金融監管總局正制定專門的城市更新項目貸款管理辦法。通過實施城市更新項目清單管理,明確金融機構貸款的條件和流程,引導金融機構更好滿足城市更新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對照城市更新行動的具體要求,抓緊研究制定與之相配套的制度流程、業務系統和績效評價體系。

  針對用地問題,張兵表示,過去不到兩年時間,自然資源部連續發佈了4份規劃政策指引,從優化核定容積率、鼓勵用地功能轉換相容、推動空間複合利用等方面指導建立正負面清單制度,為地方指明完善政策的方向,留下探索空間。

  記者手記

  顯力度,也要見精度

  出政策、推試點、抓項目,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拿出實招硬招,讓大家看到了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決心。

  每個城市的地域環境、發展階段等各不相同,城市更新改什麼、怎麼改,需要在科學化、精細化上下功夫,顯力度也要見精度。

  見精度,要摸清家底、找準問題。這需要通過城市體檢了解城市的“健康”狀況,精準找到建設發展中的問題,為城市更新找準方向和重點。見精度,要尊重規律、分類施策。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進而探索適合自身的可持續更新路徑。

  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施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將不斷提升,我們的城市生活將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