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中文教育在印尼持續升溫
新華社印度尼西亞普禾加多5月20日電 通訊|中文教育在印尼持續升溫
新華社記者陶方偉
“滴答,滴答,下雨了,下雨了。”在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普禾加多市普華三語學校的一堂中文課上,二年級學生正跟著老師齊聲朗讀,稚嫩的聲音中透著認真。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深化,兩國在基建、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聯繫日益密切,中文教育也在印尼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印尼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拓展視野和機遇。
普華三語學校中文部主任呂曉虔來自河北保定,已在普華任教二十年,親眼見證了中文教育在印尼的發展與轉變。
“剛來普華時,中文課還只是補習性質。現在,它已完全融入學校的正規教學體系。”呂曉虔説,“過去這裡的學生90%是華裔,如今,非華裔學生佔比已升至35%。他們主動選擇學中文,以增加升學和未來職業發展的機會。”
據校長陳韜介紹,普華三語學校目前共有在校學生950余名,中文教師24人,具備涵蓋幼兒園至高中的完整中文課程體系。“在普華,我們不僅教授語言,更希望學生通過‘用中文學習’,自然而然理解其背後的文化邏輯。”
在本土中文教師美安娜看來,越來越多非華裔家庭子女選擇學習中文,正是看到中文教育可能提供的向上通道和現實價值。“學中文帶給我的不僅是更高薪的工作,也讓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了特別的尊重。”
印尼蘇迪曼將軍大學國際關係學者努裏耶尼 卡爾蒂卡 賓塔爾薩裏的女兒也在學習中文。“作為國際關係學者,我認為中國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也是東盟國家最關鍵的夥伴之一。”努裏耶尼説,印尼需要具備全球視野、理解中國並能有效溝通的新一代人才,“中國是當前最具吸引力的留學目的地之一”。
普華12年級學生、18歲印尼華裔女孩張子怡夢想從事建築行業,“中國的建築和文化讓我著迷,比如故宮,每一處設計都像藝術品”。張子怡在2025年“漢語橋”中爪哇省賽區比賽中奪冠。
據校方介紹,近年來,普華已有多名學生先後進入中國知名高校學習,也有畢業生進入印尼政府機構、中資企業等,在不同領域以不同方式投身於中印尼合作事業。
2025年1月,印尼第一家孔子課堂、普華三語學校孔子課堂正式揭牌。陳韜説:“這將極大促進中文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地的傳播,也有助於協調更多印尼本地學校參與‘中文+職業技能’的人才培養,為印尼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成長路徑和國際接軌的平臺。”
目前,印尼已建立9所孔子學院、1所孔子課堂,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中文課程和文化活動。今年,印尼第10所孔子學院將在巴東國立大學設立。此外,雅加達教師與教育人員中心與印尼阿拉扎大學孔子學院4月正式簽署合作協議,中印尼在中文教師培訓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孔子學院的參與,不僅為印尼的中文教學帶來了資源與專業支援,還推動了本地教師團隊的國際化視野建設。”印尼基礎與中等教育部教師與教育人員總司長努努克 蘇裏亞妮説。
多方合作與政策支援的持續推動下,印尼中文教育正在不斷拓展,更多印尼學生得以通過中文走向更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