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摘要)

2025-05-12 22:0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日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摘要如下:

  前言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面深化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

  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是總體的、系統的、相對的大安全,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國家利益為準則的安全,是服務和促進高品質發展的安全,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動態調整的安全,是支撐進一步擴大高水準開放的安全,是在法治軌道上規範運作的安全。中國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反對安全泛化,不實施安全脅迫,不接受威脅施壓,堅持獨立自主、自信自立,把解決安全難題放在自身力量的基點上,堅持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一、中國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確定性和穩定性

  當前,中國進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內部風險挑戰增多的複雜形勢,中國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穩中有進,與亞太國家共同維護地區和平和發展,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可靠的穩定性。

  二、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新時代國家安全指引方向

  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系統總結了中國共産黨維護國家安全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被確立為國家安全工作指導思想的重大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論貢獻。

  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三、為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堅實支撐

  進入新時代,圍繞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中國國家安全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責任,維護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高品質發展,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確保新興領域安全可靠,防範化解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風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築牢安全屏障,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四、在發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謀發展

  進入新時代,中國明確把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重大原則之一,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考慮,既一以貫之抓好高品質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又辦好保證國家安全這個“頭等大事”,把發展和安全統一起來,共同謀劃、一體部署、相互促進。

  中國在統籌開放和安全中不斷發展壯大,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重視利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開放安全,借鑒國際經驗做法,加快構建現代化風險防控體制機制,健全開放條件下防禦外部風險的制度體系,促進開放和安全協同共進。

  五、踐行全球安全倡議,推進國際共同安全

  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回應了國際社會維護世界和平、防止衝突戰爭的迫切需要,呼應了絕大多數國家要求合作共贏、反對霸權霸道霸淩的普遍願望,順應了各國人民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世界的共同追求,為消弭國際衝突根源、應對全球安全挑戰、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中國主張加強全球安全治理,踐行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主張厲行國際法治,推動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變革,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利益,更好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

  六、在深化改革中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維護國家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到2035年,全面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築牢安全屏障。從國家安全體系、公共安全治理機制、社會治理體系、涉外國家安全機制等四個方面進行統一佈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體系化和機制化為主線,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更加注重協同高效、法治思維、科技賦能、基層基礎,實現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

  新時代中國國家安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展,在偉大鬥爭中成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壯大,將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踐行使命。中國珍視來之不易的安全,始終以守護人民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己任。中國堅持引領和平發展,堅持促進世界穩定和繁榮,在追求自身安全的同時,將與各國攜手共商共建共用國際共同安全,為世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而努力奮鬥。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