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鏡觀迴響|歷史的記憶和真相永不褪色

2025-05-09 21:0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週年。梨花開遍天涯的時節,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同俄方一道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80年前,包括中國、蘇聯在內的全世界正義力量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一段段用血肉鑄就的歷史,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在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最危急關頭,中國共産黨的優秀地下工作者閻寶航,向蘇方提供第一手情報。這是抗日戰爭前夕,閻寶航夫婦與子女在南京合影。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艱難時刻,蘇聯援華航空隊在南京、武漢、重慶等地“鷹擊長空”、阻擊日寇,許多飛行員獻出寶貴生命。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蘇飛行員在漢口機場的合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在中國共産黨倡導並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勠力同心,付出巨大犧牲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者,譜寫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篇章。這是1943年,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秋季“掃蕩”時,民兵埋設地雷,打擊敵人。

  

  在歐洲戰場,蘇聯紅軍以堅韌意志鍛造鋼鐵洪流,碾碎了納粹侵略者的野心,解放了被德國法西斯奴役的人民,書寫了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的壯麗史詩。這是1943年2月2日,蘇聯紅軍解放史達林格勒。

  

  二戰結束前後,國際社會作出的最重要決定就是成立聯合國。1945年,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了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中國和蘇聯率先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同年10月24日,中、蘇、法、英、美和其他多數簽字國遞交了批准書後,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這是首屆聯合國會議的資料照片。

  

  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臺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歸中國版圖。

  

  1945年11月20日,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正式開庭,對22名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高層戰犯進行審判。這是1945年11月21日拍攝的法庭現場。

  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兩場大審判,把戰犯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其正義性質、歷史價值、時代意義不可撼動。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臺灣地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是1971年11月23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代表第一次出席了安理會會議,受到了各理事國代表的歡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以史為鑒,共創未來

  長期以來,中俄兩國人民通過不同形式

  講述相互支援、共同戰鬥的感人故事

  書寫文明進步的新篇章

  

  2005年9月5日,在武漢解放公園的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一位蘇聯援華飛行員遺屬為烈士墓獻花,向為中國抗戰犧牲的蘇聯英雄們致敬。

  

  2007年5月7日,中國和俄羅斯老戰士分別在北京和莫斯科通過視頻舉行見面會,追憶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並肩戰鬥的經歷。   

  

  2015年5月5日,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前舉行憑吊蘇聯援華抗日航空烈士活動,追思為中國抗戰事業獻出生命的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飛行員。這是中國大學生和俄羅斯留學生代表在刻有蘇聯援華抗日航空烈士英名的紀念碑前合影。

  

  2015年8月26日,“勝利:1945-2015!——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俄羅斯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共展出俄羅斯12家重要藝術機構的反法西斯題材經典藏品76件。這是觀眾在中國美術館欣賞展出作品。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和平頌》音樂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愛樂音樂廳舉行。

  

  2020年8月30日,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主辦的《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圖片展在上海舉行。由俄通社—塔斯社、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和俄羅斯聯邦檔案署提供的80余幅拍攝于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時期的圖片在展覽上展出。這是中俄小朋友手拉手走進圖片展現場。

  

  2025年4月18日,“百煉成鋼的真心朋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圖片展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行。這是嘉賓參觀圖片展。

  歷史昭示未來

  站在承前啟後的時間節點上

  中俄要一道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

  發展振興的同行者

  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

  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攝影:石少華 姚大偉 魯鵬 方喆 孫參 曹陽 何俊昌 周國強 莫京娜

  製作:畢曉洋 許睿

  新華社攝影部、亞歐總分社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