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 這些重大工程建設加速推進
“五一”假期,許多人盡情享受悠閒假日時光——或與親友相聚,或漫步山水之間。在祖國各地的交通運輸重大工程施工現場,無數建設者依然堅守崗位,他們揮汗如雨、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用辛勤付出保障工程優質高效推進。
在河南許昌,隨著攤鋪機上最後一車水穩粒料平穩攤開,許昌繞城高速公路三標路面基層攤鋪工程于5月2日全面完成。“五一”假期,該工程1000多名建設者堅守崗位,為早日建成繞城高速公路而努力。“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我們的建設“熱度”和“速度”絲毫未減,努力趕在雨季來臨之前,把最後的一段底層攤鋪加緊做好,確保下階段按時、高品質地完成路面攤鋪任務。”中鐵十七局項目經理王玉池表示,在全力推進施工進度的同時,為應對高溫天氣,項目及時開展了防暑降溫、預防中暑及高溫誘發疾病等急救知識宣講,並對工人作息時間進行了調整,避開高溫時段作業。
在浙江嘉興與江蘇蘇州交界的汾湖隧道內,14.82米的國産超大直徑泥水準衡盾構機“紅船號”由南向北掘進並完成接收,這標誌著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通甬高鐵”)全線首條隧道順利貫通。據介紹,通甬高鐵汾湖隧道沿線經過多個生態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環保要求高、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對此,“紅船號”內部整合了中鐵隧道局首席專家、隧道掘進機及智慧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洪開榮團隊自主研發的“智慧掘進腦”系統。這一“智腦”,讓“紅船號”實現“參數自決策、操作自執行”的智慧掘進,也讓隧道建設實現了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突破。
在雲南昆明,“五一”期間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T2航廈建設現場,數十台塔吊高聳入雲,300余名工人穿梭于“鋼筋森林”,用勤勞的汗水讓這座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的“鋼鐵巨獸”從圖紙躍入現實。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後,年旅客吞吐量將達9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屆時,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將形成“四跑道+雙航廈”的格局,並實現與高鐵、地鐵的無縫銜接。
在廣西,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的工地上同樣塔吊林立、機械轟鳴。“五一”假期,平陸運河全線近20000名建設者堅守崗位,推進平陸運河建設。截至目前,平陸運河已完成投資超530億元,完成土石方開挖超2.8億立方米。平陸運河建成後,5000噸級江海直達船可從西江內河港口直通中國沿海港口和東南亞主要港口,並將每年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節約超52億元運輸費用。
“今年以來,我國交通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高位運作,一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資産投資6752億元。分方式看,鐵路、水路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5.2%和10.2%。”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金敬東表示,交通運輸部將緊扣交通強國戰略目標,全力推進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穩定有效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