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遊”打造假日消費新場景 這個“五一”一起去探索溶洞奇幻魅力
央視網消息:“五一”假期,位於北京房山的溶洞探險、地下暗河航行等小眾溶洞遊玩項目受到了遊客們青睞,假期期間有不少遊客專門前往溶洞打卡。接下來,我們跟隨記者去看看溶洞裏有什麼奧秘。
記者所在的銀狐洞地下暗河最深處有10余米,洞內最窄寬度僅有50釐米,為了保證遊客遊覽安全和保護溶洞,景區採取了多種措施。
銀狐洞內造型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石柱,還有大量的石菊花、晶花、方解石,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據了解,銀狐洞平常週末接待遊客六百人次左右,“五一”期間單日接待量會突破千人。
北京:沉浸遊覽溶洞世界 需愛惜保護珍貴遺産
我們看到的這些溶洞奇觀,通常要經過億萬年才能形成,地質專家表示,溶洞形成不易,大家在沉浸式遊覽體驗它的獨特魅力之餘,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這些珍貴的遺産。
作為北京地區最大的串珠式水準溶洞,北京的另一處溶洞——雲水洞全長613米,形成于4億至10億年前,其6個洞廳內,石鐘乳、石筍、石幔、石柱、石花等各類沉積物一應俱全,假日期間遊客量也在逐步上升。
據專家介紹,溶洞裏的可溶性岩石主要為白雲岩等碳酸鹽岩。它們是由億萬年前海洋生物的殼體堆積到海底,再經過壓實、膠結等作用逐漸形成的。大家了解溶洞奧秘之餘,還應對溶洞更加愛惜和保護。
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翟秀敏稱:“不要去觸摸石筍,因為我們身上會帶著一些孢子就是花粉,它會慢慢讓這些小的顆粒在沉積物的表面上生長,沉積物可能會變顏色,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自己的意識,儘量減少對於這些沉積物的接觸。”
北京:溶洞遊帶動周邊發展 打造假日消費新場景
依託溶洞資源,當地推出了多種多樣的新業態和新消費場景,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前來。
在距離銀狐洞不遠的上英水村,這裡經營民宿的院落已經達到了50套,這個“五一”假期,餐廳裏備足了新鮮採摘的香椿、花椒葉、木蘭芽等春菜。
房山區上英水村鄉村旅遊負責人馬霞稱:“利用村裏的這些閒置的資源,原來老百姓的民房做了民宿,還有配套的餐飲。同時,礦洞小火車、露營燒烤也會在假期期間面向大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