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科技種子”長成産業“參天大樹”?安徽交出科技成果轉化“新”答卷
央視網消息:我們剛才看到的這些科技産品,來自於“五一”假期前在安徽合肥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聽名字就可以感受到,科交會不同於一般展會,它是為創新成果實現産業化落地的交易平臺。本屆科交會對接金額超過千億元。供需兩端是如何精準對接的?秘密就在展館旁的安徽科技大市場裏。
記者來到了不遠處的這個科技大市場,在這裡,記者不僅看到了展會上出現的近2600件産品,還有很多被“淘汰”的。
合肥濱湖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稱:“因為有的技術需求雖然是實在的,可能特徵不是很完整或者很有效。梳理過程中間,圍繞安徽的六大未來産業、十大新興産業和16個地市的區域産業的特徵,推動一些項目針對性地落地。”
為了能讓他們的判斷更有依據,當地剛剛上線了一個大模型。不僅可以評估一款未上市的專利價值,還能幫助專利所有者分析市場前景和方向。
基於可信的數據,分析出的結果也更受市場認可,科研團隊甚至可以拿著評估報告到銀行貸款,企業也知道專利的大致定價,後續轉化過程都會更加順暢。
而沒有入選的專利,也可以看到自己是在哪個維度出現了弱項,如果不是技術方向的問題,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改進。
安徽:智慧財産權注入企業 賦權改革激活成果轉化
在科技創新領域,基礎研究如同“栽樹”。如何讓需要“十年磨一劍”培育的“科技種子”長成産業“參天大樹”?安徽設立首期50億元引導基金,制定48項“激勵+鬆綁+免責”措施,投資損失容忍率最高可達80%。同時,基本形成了一個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系統生態。
記者來到這個智慧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新一代幾何內核平臺。這個被稱為“工業軟體晶片”的核心技術,國産化率長期不足7%。依託中國科大40年計算幾何研究積累,團隊研發出我國首個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幾何內核,但産業化之路卻佈滿荊棘。
合肥九韶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鄭裕峰稱:“教授創業很多東西是不適應的,全職的團隊怎麼建,第一筆資金來自哪,在沒有人沒有錢的情況下,辦公場地設置在哪,都是有方方面面的問題。”
除了這些,鄭裕峰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科技成果産權的利益分配。2020年,在安徽省的推動下,中國科大作為國家級試點,率先啟動了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將科技成果的大部分權益讓渡給科研團隊。如此一來,像九韶智慧這樣的科研團隊可以自主成立公司。
鄭裕峰稱:“通過科技成果價值評估的方式,作價入股來注入這家企業,老師還是可以專心地做他的科研,引入全職專業的團隊來做産業化的事情,讓科技成果的價值能夠最大化。”
把科技成果的價值最大化挖掘出來,安徽還在打造“基地+基金+服務”的全鏈孵化體系,依託中科院合肥創新院、合肥工業大學智慧院等科研院所建成220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出近萬家企業。建設了一批概念驗證平臺及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破解“實驗室成果不敢用”的難題,形成開放包容的轉化生態。2024年,安徽省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930億元,同比增長25.3%。
安徽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處處長王聿然稱:“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對接交易服務體系,目前已建設16個分市場,開展成果展示和需求揭榜,初步形成了要素充分集聚、供需精準對接、服務持續優化的成果轉化生態。”
安徽:技術經理人牽線 做科技與産業間“紅娘”
想要讓新技術走向市場,大模型評估僅僅是第一步。即便是篩選到了市場急需的技術,又如何精準匹配到相應的企業?在科交會的現場,記者發現了技術經理人的身影。
技術經理人張潤卯稱:“本身我也是醫務人員,今年醫院的成果比較多,我很熟悉,主要就是對接醫院和企業。”
技術經理人王輝稱:“我本身就是科研管理人員,對科研項目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人工智慧領域。”
王輝告訴記者,自己在5年前聽説了這個新興職業,可以幫自己所在的科研院所裏沉睡的專利找到匹配的企業,轉化成功了自己也可以有相應的獎勵甚至是股權,這讓他覺得很驚奇。但是真正開始培訓之後才知道並不容易。
王輝稱:“光懂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懂法律、懂市場,還有公司構架等等。”
王輝隨身帶著一本自己整理的“秘籍”,有幾百項科技成果的詳細介紹。而這些還只是他這次科交會期間工作量的一小部分。實際上,展會現場4000多項成果和1600多項企業需求,全部都是這些技術經理人從超過2萬條資訊中一個一個篩選出來的。記者了解到,很多需求比較模糊,科研人員是無法看懂的。
這樣的“不懂”是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重要難題。而技術經理人經過培訓和實踐後,既懂技術又懂市場,成了科技與産業之間的“紅娘”。2022年起,“技術經理人”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王輝稱:“把這些模糊的需求變成精確可開發的參數,讓科研人員能明白企業到底想做什麼,同時科研人員做的高大上的技術能夠用一些比較口語化的東西,讓企業家也能明白、能理解。”
在安徽,已經有超過3600名技術經理人活躍在各個領域,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流程的精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