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外貿第一線丨中小外貿企業逆勢突圍 金融機構給出“定心丸”
美國濫施關稅給我國眾多外貿企業帶來衝擊,特別是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面臨的壓力更大。目前,這些中小外貿型企業生産、經營狀況如何?記者近期在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進行了調研採訪。
廣東中小外貿企業的突圍之路
豐順縣是廣東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縣,四十多年前,從生産喇叭配件起步,逐步發展出近700家電聲産業中小企業。
當記者來到豐順時,這裡不少企業的出口美國新訂單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廣東萬聖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陳潔東:我們有十幾條貨櫃滯留在港口,目前就是貨出不去,款也回不來。
陳潔東告訴記者,對美國的出口大約佔企業産值的四成左右,近期滯留在港口的貨物價值1800萬元。目前,他們已決定將這批貨轉為內銷,現在已經開通了電商直播,同時聯繫主流電商平臺進行網路銷售。
廣東萬聖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陳潔東:進展還算是比較順利,我們大部分貨櫃進行了二次返工,像更換外包裝,從國外的英文轉換成中文的,預計15到25天就可以完成外銷轉內銷的進程。
不過,企業還有一個巨大的隱憂,他們有將近1500萬元貸款快要到期了。再加上近期要支付的工資和材料貨款,企業的資金壓力巨大。
就在這天上午,銀行工作人員給他們帶來了好消息。
農業銀行廣東梅州豐順縣支行行長 邱向洪:五六月份到期的有5筆1490萬的貸款,現在辦妥了續貸流程,接下來企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來辦理無還本續貸手續。
據了解,四月份以來,豐順縣各部門一面對企業生産經營進行摸排,了解各家企業的實際困難,同時推動企業抱團取暖,開拓新市場。特別是針對小微企業可能面臨的資金鏈緊張問題,一方面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同時鼓勵企業申請超長期國債等政策性資金,加快産業升級。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科工商務局局長 彭曉東:在設備更新階段,符合條件要求的一些企業,可以申請超長期國債資金,利率方面會給一定的扶持。
廣東中小外貿企業 危機中尋生機
記者在豐順縣調研時還發現,當地很多小微企業雖然自己出口量很小,甚至沒有出口,但由於美國濫施關稅直接破壞了産業鏈,也間接受到衝擊。不過,這些小微企業迅速應對,直接將壓力轉化為了動力。
在一家生産揚聲器及其配件的小企業,當記者詢問美國關稅對他們的影響時,企業負責人直接拿出了新訂單。
廣東豐順恒大光明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林生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他們抓住新能源車市場爆發的機遇,大力開拓國內市場。目前,國內客戶的比例已經從百分之三十多,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次美國濫施關稅,他們的直接訂單流失不太多,反而是下游企業訂單受阻對他們的影響更大。為此,他們迅速調整産業鏈,加強與本地企業合作,開拓了新市場,對産品和技術的要求又提高了。於是,他們又向銀行申請了500萬元貸款支援。
在這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小縣城裏,記者感受到的是眾多中小企業的韌性與活力,看到的是壓力之下不服輸的拼搏。
豐順縣鴻潤電子有限公司經理 許福南:明天要到吉林長春一趟,因為我們跟一汽大眾這邊有合作,我們供應幾個項目的汽車音響。
豐順培英電聲有限公司經理 徐陶:今年我們重點拓展國內的車企客戶,第二個是重點拓展東南亞。
豐順縣電聲行業商會會長 黃天生:我們相信在危機當中,有危就有機,我們企業還是比較積極的,在今年的固定資産投資上我們還是增長的,加快投資,産業升級。
不抽貸 不斷貸 金融加力穩外貿
在企業遭遇困難的時候,及時的資金支援往往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正當記者在廣東採訪調研之際,廣東金融監管局和省商務廳聯合推出了7條措施,穩外貿、助企業。
廣東金融監管局要求,對受重點國家和地區關稅政策衝擊較大,出現在手訂單被取消出貨,被要求暫停出貨,未生産但已下單備貨以及其他受衝擊較大、面臨突發睏難的外貿企業,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要保持金融服務的穩定性,努力幫助企業穩定經營渡過難關。
廣東金融監管局副局長 陳曉勇:應貸盡貸、應續盡續、應展盡展,應該給企業一顆“定心丸”,專門強調讓這部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能夠獲得新增的授信支援。
此外,監管部門還鼓勵銀行開闢綠色通道,發放應急貸款,用於企業支付租金、員工工資和其他應急性需求,使企業短期內不會因為資金缺口而出現生産停擺、員工失業等問題,維持可持續經營能力。
據了解,多家銀行已經調整了相關要求,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援力度。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 周穎梅:我們對臨時出現資金困難的一些企業,會實施信貸展期,或者是延期還款的相關舉措,去支援企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國際金融部總經理 肖曼:對於有訂單但是資金週轉卡殼的客戶,我們會提供像訂單融資這一類的融資産品,加快企業的資金回籠。同時,開闢綠色通道加快業務的審批。
此外,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也都加大了對外貿企業的資金支援力度,並助力企業出口産品在國內上市銷售。
(總臺央視記者 朱繼華 王雷 邵晨 廣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