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四穩”後的新政策“組合拳”,給出應對當下挑戰的精準答案
“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繼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四穩”後,新一套政策“組合拳”來了。4月2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推出一系列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其中的政策動向、經濟走勢以及就業等民生問題備受關注。在一季度中國經濟好于預期,美國濫施關稅的背景下,我們將如何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這場發佈會,給出了答案。
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與結構性就業矛盾,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在此次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聯合發聲,推出了支援就業、穩定外貿發展、促進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以及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等五個方面的政策“組合拳”,釋放出穩增長、保民生的強烈信號。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董煜:4月28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推出的是一個新的增量政策,這個增量政策是在去年9月中央決策推出的所有增量政策基礎之上,根據新的形勢變化,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當前問題的政策“組合拳”,這一套“組合拳”具有非常鮮明的指向性,從支援就業和穩外貿來看,是針對當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之下,我們所要明確的重點工作。從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來看,是在已有的擴大內需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做加法,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則是這一切的基礎性工作,也就是説我們通過這一套“組合拳”,把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所做的部署進一步落到實處。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對於老百姓而言,就業是頭等大事。在支援就業方面,這次公佈的若干舉措主要包括鼓勵企業積極穩定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擴大以工代賑等支援、加強就業公共服務等幾項具體舉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對企業加大擴崗支援,對個人加大就業補貼支援,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等;對已出臺的存量政策要全面落實,加快兌現穩崗返還、擔保貸款、就業補貼,延續實施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 莫榮:持續挖潛擴容就業空間,落實崗位挖潛擴容等實施方案,出臺激勵政策,增加崗位,積極拓展新的就業增長點,比如大量的生活服務以及機器人演算法工程師等;打好穩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的力度,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推動培訓和就業、培訓和增收更好地掛鉤。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特別是美國肆意加徵關稅,破壞中美經貿合作,一些外貿企業對美出口遭遇困難。因此在穩定外貿發展方面,若干舉措提出了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援力度,幫助出口企業規避風險等。在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方面,商務部負責人表示,將加大“真金白銀”支援力度。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一些企業反映缺乏內銷渠道,面對這個困難,我們也是支援相關地方,包括相關機構,支援相關外貿企業轉內銷、進商場、進超市、進電商,設立一些相關的外貿優品展櫃和展臺,還免除了一部分相關費用。部分企業反映缺資金,我們也是採取了一些措施,創新採用了一些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也是減輕了出口轉內銷企業的一些相關的信用風險。
商務部表示,接下來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規模和覆蓋面,讓外貿企業更有底氣去接單。央行則表示,將會指導金融機構對外貿依存度高、暫時遇到困難、産品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保障合理融資需求。就在4月27日,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線下展落下帷幕,數據顯示,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2.4萬名境外採購商到會,創同期歷史新高。這一亮眼數據直觀展現出我國外貿發展的強勁韌性與蓬勃活力。
穩住外貿“壓艙石”後,要同步激活消費“新引擎”,讓內外需協同發力。在促進消費方面,若干舉措包括擴大服務消費,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推動汽車消費擴容等。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産業發展的支援,指導限購城市針對長期搖號家庭和無車家庭等重點群體定向增發購車指標;商務部負責人則介紹,今年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組織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限行措施,更好滿足居民汽車購買需求。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 張威:政策的線條很清晰,我們今年擴消費的政策仍然聚焦在一些重點産品上,以以舊換新為代表,我們其實促進了包括汽車、家電等一系列在商品消費領域裏面相對比較大宗産品的消費。對不斷增長的服務消費需求,我們通過各種有效政策,去支援供給水準提升,加大力度。我們是一個開放的市場,不僅希望中國老百姓在中國市場上能得到更多良好的消費體驗,我們也會以開放的心態,讓更多的比如外國友人、外國遊客感受中國市場蓬勃發展的魅力所在。
近期,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等。同時堅持“對外開放、對內放開”,加大政策支援力度,不斷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
在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方面,若干舉措包括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大力提振民間投資積極性、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記者注意到,此次發佈會將工業軟體等更新升級納入“兩新”政策支援範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兩新”政策再度擴圍。長期以來,工業軟體一直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被“卡脖子”的領域。此次將工業軟體納入“兩新”支援範圍,無疑會促成工業軟體行業新一輪的發展,這也會對製造業轉型升級、智慧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援。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吳薩:加力擴圍,工業軟體,在這次會上我們最新要納入到設備以舊換新中的一個新的支援範圍。硬體提升有相應的軟體去支撐,這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較大的,而且投入以後,對於整個産業的撬動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我們這次把工業軟體納入到以舊換新範圍中。這樣能夠極大推動政策的效果,提高政策的效力,從短期來説對於擴大投資,從長期來説提升整個産業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方面,若干舉措提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持續鞏固房地産市場穩定態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援等。今年以來,央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督促銀行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 伍戈:一個方面總量要積極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此同時也提出了結構性的一些要求,包括比較精準的穩就業穩經濟,對外貿部門的一些定向支援,也正在設計一些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從量和價方面讓老百姓在融資的可得性,或者説是成本方面有真金白銀的收益,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消費和投資的潛力。
5年前的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5年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在內的“內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今年一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去年四季度提升6.3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這樣一份成績單,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但不少人也提到,美國濫施關稅等外部因素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會逐步顯現,一季度很好,二三四季度怎麼辦?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既定政策和根據外部形勢變化而推出的新政策等都將在二季度落地。對於經濟運作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特別是外部衝擊,我們的政策工具箱很豐富,預案很充足。
緊扣發展所需、企業所盼、民生所急,這套政策組合拳,既是對當下挑戰的精準回應,更是對長遠發展的謀篇佈局。中國正以高品質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我們堅信,堅決落實黨中央科學決策,各方協同發力,中國經濟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實現既定發展目標,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丨李作詩 薛晨攝像丨席鳴剪輯丨周維 佟永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