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板凳上談心”的佳話|學習總書記的好作風⑦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民石拔三一家人促膝交談。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3年11月3日,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沿著狹窄山路來到了湘西十八洞村。
村口第一戶,是石拔三老人的家。老人沒出過深山,也不識字,家裏連電視機都沒有,認不出來的人是誰,“怎麼稱呼您?”這麼一問,大家都笑了。習近平拉著石拔三的手説:“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黑黢黢的木屋裏,唯一的電器是一盞5瓦的燈泡。習近平跟老兩口圍坐在火塘邊,拉起了家常。得知石拔三64歲,習近平説:“你是大姐。”那天,石拔三牢牢記住了這位坐在板凳上的“勤務員”。
當時的十八洞村,每人平均年純收入僅1668元,貧困發生率高達57%。當地苗歌裏唱:“有女莫嫁梨子寨,一年四季吃野菜,山高溝深路難走,嫁去後悔一輩子。”梨子寨,就是石拔三所在的村寨。
此次湘西之行,習近平首次提出“精準扶貧”,也留下了這段“板凳上談心”的佳話。這些年的十八洞村,早已舊貌換新顏,還入選了聯合國旅遊組織“最佳旅遊鄉村”。
板凳上面有作風。“板凳上談心”,老百姓容易打開話匣子、掏出心窩子,就能聽到真心話、貼心話。可以説,能不能跟群眾坐在一起,是檢驗領導幹部作風的一個標準。
文/鐘祺
編輯/海聲
配音/靜玄
音頻剪輯/安先
海報設計/星光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