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穩就業穩經濟組合拳展現信心底氣

2025-04-29 09:19:00
來源:三里河
字號

  “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四穩”後,新一波政策組合拳來了。

  4月28日,國新辦就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了若干措施。

  這套政策組合拳內涵豐富,具體包括五方面內容,涉及支援就業、穩定外貿、促進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和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

  增強獲得感

  三里河注意到,上述這些政策注重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增強獲得感,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支援,也離不開政策的保障。

  當前,外貿企業對美出口遇到很多困難,“三增三減”助其渡過難關。“三增”即政府增加財政資金投入,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支援,保險機構增加內貿險支援。“三減”即推動減免困難企業的房屋租金、展位費、流量費,降低外貿企業內銷成本。

  同時,若干舉措提出要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援力度,幫助出口企業規避風險,擴大服務産品“出海”,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等。

  對於老百姓而言,就業是頭等大事,畢竟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

  持續挖潛擴容就業空間,打好穩就業政策組合拳,下撥667億元中央就業補助資金,突出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加強就業公共服務等多方面舉措,讓老百姓端好飯碗。

  就業穩了,預期穩了,提振消費才有支撐。

  下達今年第二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指導限購城市針對長期搖號家庭和無車家庭等重點群體定向增發購車指標等一系列舉措,讓老百姓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

  展現信心底氣

  “我們對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充滿信心”“我們有信心、有底氣繼續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發佈會上,相關部門釋放信心,也展現底氣。

  這種信心和底氣來自於大國經濟的韌性。

  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4%,比去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這還是去年一季度增速為5.3%較高基數下取得的,充分展現出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這種信心和底氣來自於充足的政策儲備。

  “常態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預研儲備,充分備足預案,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出臺增量儲備政策。”

  “就業政策工具箱充足,在激勵企業吸納就業、支援企業穩崗擴崗、促進勞動者提升技能和就業創業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儲備,將會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

  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等部門的表態,表明中國預備了足夠的後手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派發定心丸

  中國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美國對中國加徵所謂的“對等關稅”,外界擔心是否影響中國的糧食和能源供應。

  對此,官方通過擺事實、列數據,派發定心丸。

  “即使不採購美國的飼料糧和油料,對我國糧食供應也不會有什麼影響”,這背後是糧食生産實現“二十一連豐”,2024年糧食産量更是首次邁上1.4萬億斤的新臺階,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500公斤,遠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完全能夠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企業減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進口對我國內能源供應沒有影響”,這背後是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原油年産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天然氣年産量連續八年每年增量超過百億立方米,煤炭儲量和産能充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接近總裝機的60%。

  緊扣發展所需、企業所盼、民生所急,這套政策組合拳,既是對當下挑戰的精準回應,更是對長遠發展的謀篇佈局。中國正以高品質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三里河”工作室)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