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面對關稅霸淩 中國外貿企業如何破局?
近期,美國以所謂的“對等關稅”為名大幅提升我國輸美商品關稅,相關外貿企業面臨嚴峻挑戰。對此,商務部加大力度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加大對外貿企業拓內銷的幫助力度,促進內外貿渠道對接、品牌對接、産銷對接和標準對接。同時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舉措。多家行業協會聯合發佈倡議書,重點商超、電商平臺等共同發力,推動內外貿聯動,拓展內銷市場。
這些天,山東臨沂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很著急。企業的主營業務是一次性紙杯紙碗,美國市場佔企業出口商品總份額的75%。最近,受美國濫施關稅影響,企業正面臨嚴峻挑戰。
4月16日,京東採銷人員的到來,讓企業看到了一絲希望。這家外貿企業與京東的合作開始於今年2月,當時京東為了發展新的業務線,在全國尋找優質的源頭工廠,宏泰紙塑用品有限公司就是他們當時主動聯繫的其中一家企業。在此之前,企業並沒有接觸過線上銷售,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他們選擇了三款産品在京東上線銷售,結果賣出了意想不到的單量。這家外貿企業的海外市場一直很飽和,現在因為關稅的問題,突然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讓他們有了通過國內電商解決問題的想法。
基於之前的合作,京東對企業的産品品質很認可。得知企業的現狀後,平臺的採銷人員第二天一早就從北京趕到臨沂,到企業了解出口積壓産品的情況。
在這些積壓的出口貨品中,符合國內標準和消費者習慣的可以儘快在電商平臺上線銷售,對於海外定制及型號、標準不匹配的,需要另想辦法。京東的採銷人員挑選出三款積壓嚴重、可以馬上在平臺上架銷售的産品。為了讓商品更貼近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平臺的採銷人員還和企業商量了一些商品改良的方式。
考慮到企業的情況緊急,京東的採銷人員直接到企業選品,節省了企業郵寄樣品的時間。
在企業的倉庫,大量的積壓貨品讓電商平臺的採銷人員感到時間緊迫,在就地確認産品價格和品質後,他們決定當晚就協助企業推進産品上線流程。
在京東採銷人員的幫助下,企業對商品進行了立項。加上總部後續進程的推進,一天后,這家企業的其中一款商品就已經上線銷售。第二天,另外兩款商品也成功上線。
4月11日,京東宣佈推出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大量採購出口轉內銷商品,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在該平臺的助力下,已經出現許多帶動明顯的外貿企業。
目前,京東已經收集到超過八千條外貿企業線索,並同步開啟了包含服裝鞋帽、消費電子、家用電器、家居日用等數百種品類的選品工作,助力外貿企業突圍。
京東出口轉內銷項目秘書長 京喜業務副總裁 羅佳:短期我們快速通過(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幫助他們能夠緩解滯銷庫存的銷售壓力。但是長期來講,京東更多是要提供一些模式和抓手,幫助這些企業能夠平穩過渡到內銷市場當中來。
在美國濫施關稅的背景下,多方發力,與外貿企業攜手並進、共克時艱,正體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與信心。國內電商平臺紛紛開闢“外貿優品”綠色通道,搭建線上線下聯動平臺,為外貿企業拓內銷、穩産能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跨境電商平臺也在加碼補貼、優化渠道,助力企業多元佈局、穩步轉型。
拼多多跨境業務經理 張超:我們會繼續通過真金白銀的投入、幫助跨境商家打造自己的品牌,我們也在加大對“電商西進”等項目的資源投入,讓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國內消費大迴圈中去。
蘇寧易購電商平臺事業部總裁 王葵:對於缺乏獨立運營經驗的外貿企業,我們提供“一站式代運營服務”,同時,我們將進一步開放全國倉儲物流體系,給外貿企業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
美團助外貿專班小組成員 馬玟:美團協調全國閃電倉、便利店、品牌商達成供應鏈合作聯盟,已有335家企業點擊報名合作,其中,111家已經進入實際內銷對接流程。
除了電商平臺,線下商超也紛紛為外貿企業開通“內銷”直通車,使外貿産品以最快速度上架與消費者見面。
在福州永輝總部,工作人員正在對外貿企業出口受阻的産品進行選品。最近,永輝已經把選品會的頻率從平時每週一次調整到現在的每天一次。
在美國濫施關稅後,4月7日,永輝超市發佈《致中國優質供應鏈公開信》,為出口受阻的中國優質供應鏈企業架起出口轉內銷的“橋梁”。這封公開信發佈不到48小時,永輝就收到100多封郵件,並與近40家企業進入洽談階段。這些外貿企業涉及的品類覆蓋範圍廣,合作的訴求也非常一致。
為了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永輝第一時間整理出本來就在超市銷售的內外貿兼具商品,並在門店顯眼的位置開闢出專區進行陳列。
對於美國濫施關稅後,來尋求合作的新夥伴,永輝則開闢了綠色通道,加速與企業的對接合作流程,確定合作意向後,儘快幫助外貿企業上架産品。
公開信發佈後,實時跟進企業合作訴求的專員收到企業的合作意向後,他會第一時間聯繫與企業商品類型匹配的採購人員,讓他們儘快聯繫企業郵寄樣品或者直接帶樣品來永輝洽談。一家外貿企業和採購人員溝通後,自己帶著樣品來洽談了。在洽談中,雙方初步敲定了合作意向。看到自己的産品有了銷路,企業的負責人松了一口氣。
現在,像這樣與永輝進入採購洽談階段的優質供應鏈企業已經超過300家,在推進合作的供應商中,有現貨庫存的産品可以實現15天內急速上架。4月22日,第一批出口轉內銷的商品已經在永輝超市上架。
永輝商品中心相關負責人 賴淑珍:出口轉內銷肯定會有一些挑戰,第一挑戰是在産品上面,産品是否更適合中國的消費者,我們會把這些需求給到供應商;另外板塊要克服品質審核的標準,海外標準跟中國標準是有些差異的,這個部分永輝的品控部門也會協助供應商完成標準轉換。
在美國濫施關稅的背景下,出口轉內銷,是中國外貿企業的重要生存之路。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抵抗風險。為了幫助企業穩住外貿基本盤、拓展內銷新空間,商務部近日提出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從市場準入、渠道建設到金融服務等多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舉措。
在蘇州,當地政府組織商務、金融、工信、港口等對口職能部門成立穩外貿工作專班,集中辦公,快速回應企業訴求。同時,專班還在組織策劃多場專題培訓,特別是針對跨境電商的應用推廣,通過政府的渠道邀請平臺、商家、律師等業內專家,與外貿企業分享經驗。
在寧波,政府的相關部門正對企業進行走訪,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問題,特別是在拓市場、搶訂單上,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援。
上海的靜安區則通過搭建內外貿一體化線下線上聯動平臺等方式,增加國內外群體消費,幫助外貿企業順利實現“出口轉內銷”的平穩過渡。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國內市場緩衝空間廣闊,是重要的大後方,是外貿企業堅強的後盾。在多方助力下,從不斷增長的銷售數據到一個個新訂單、新合作,中國外貿企業的路將越走越寬,也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與活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面對美國關稅霸淩,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高品質發展路,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