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首季中國經濟觀察丨供需兩側發力 激發消費引擎——首季中國經濟一線調研報告之一

2025-04-18 20: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題:供需兩側發力 激發消費引擎——首季中國經濟一線調研報告之一

  謝希瑤、王雨蕭、陳芳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消費回升勢頭良好。

  近日,記者奔赴全國多地,探訪經貿展會、調研線上線下、走進商圈工廠,感受中國大市場多元需求的活力、創新供給的韌勁、消費引擎的動力。

  多元需求引領新趨勢

  繁花盛開,海島客來。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正在火熱進行。

  一邊是中華老字號全聚德和東來順的精品陳列,一邊是現場提供“即買即提”和離島免稅服務的免稅品專區,既有“拉花咖啡”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也有貴州手工藝人現場編制手工藝品……連續五年參展的王府井集團展區,吸引人們排起長隊打卡。

  “順應人們多元化消費需求,我們攜兄弟企業帶來了文創、食品、旅遊、出行服務、景區服務等豐富的多業態産品。”王府井集團市場與數字運營中心總經理助理楊辰説。

  逛消博會、玩音樂節、看演唱會、賞海邊秀、購免稅品,南海之濱折射中國市場多元化需求,彰顯消費新熱點新趨勢。

  文旅熱潮持續升溫,服務消費增勢穩健。

  低空賞花、品茗看戲、古風粧造逛古城……“賞花經濟”成為今年春日消費一大亮點。線上旅遊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賞花”相關搜索量較2024年同期激增220%。

  在上海,2025F1大獎賽吸引了22萬人次觀賽,刷新往屆觀賽紀錄;在貴州,“村T”出圈,成為其全域旅遊IP矩陣中又一爆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國家資訊中心數據顯示,一季度生活服務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18.3%,較上季度提高7.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休閒娛樂業、餐飲業同比分別增長67.6%、14.5%。

  細分市場升級擴容,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3月15日,京津冀首趟銀發旅遊列車“京鐵樂遊”號發車,列車全部經適老化改造。“由於性價比高、行程豐富,該産品頗受銀發遊客青睞,早在發車前一個多月就報滿封團。”國鐵北京局中鐵旅集團旅遊分公司業務經理趙華穎説。

  “老年人愛旅遊、中年人喜養生、年輕人買文創”,成為當前消費細分市場百花齊放的一個縮影:在泡泡瑪特天貓官方旗艦店,《哪吒之魔童鬧海》天生羈絆系列手辦上架兩天即售罄;在北京西單更新場,年輕潮牌快閃店熱賣;在上海,包括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國際車展和中國美容博覽會三大展會等在內的“首發上海”系列活動啟幕……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闊,隨著消費群體結構變化加速,消費需求分眾化態勢凸顯。把握需求變化,就能夠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説。

  産業升級創造新供給

  近日,一款長相酷似“米老鼠”的洗衣機走紅社交媒體。這臺來自海爾年輕時尚家電品牌Leader的洗衣機,通過三筒分區的設計滿足內衣與日常衣物分開洗滌等需求受到市場歡迎,3月15日到4月14日,在京東平臺預售已超4.5萬台。

  “很多消費者希望把衣服分類洗,但又不想買好幾個洗衣機,針對這個需求點,我們創新研發設計,推出這款三筒洗衣機。”海爾洗衣機産業總工程師呂佩師説。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正在中國消費市場生動演繹——

  升級傳統産業,順應消費提質升級。

  記者來到江蘇無錫濱湖區一養老院,看到老人們身上都戴著有定位功能的智慧胸卡。眼下,物聯網技術日益聯通起生産與生活,催生出更多數字化新場景、新應用,推動製造、物流、交通、家居、醫療等傳統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河鋼加快“鋼鐵向材料、製造向服務”轉變,積極開發汽車板新品種、新工藝;波司登以數字化轉型,驅動品牌服裝“研産供銷服”全生命週期智慧運營……一批傳統産業加速轉型升級,向著更優品質標準、更高附加值、更強品牌引領邁進。

  競逐未來産業,引領消費新趨勢。

  第五屆消博會上,不久前取得商業運營資質的“空中計程車”——億航智慧旗艦産品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成為焦點;峰飛航空2噸級eVTOL航空器引人駐足,其無人駕駛貨運版機型今年將商業交付、載人版機型計劃明年完成適航取證。

  從展品到商品,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滲透更多消費場景:智慧檢測床24小時監測老人的身體異動和生命體徵,掃地機器人自動識別並撿起垃圾,大模型電視、AI手機、智慧家居更趨普及……

  記者走訪中看到,諸多企業加碼科技創新,推進“人工智慧+消費”落地,為激活國內大市場注入新動能。

  打通堵點激活新引擎

  “在家門口就能以舊換新、回收舊物,真挺方便!”近日,在天津市河西區天濤園社區,“走街串巷蘇寧易購國補風暴社區行”活動吸引不少居民前來選購。

  今年以來,我國新增多項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國家標準,各地將大賣場、回收站搬至居民家門口,推動惠民到家“零距離”,保障消費品品質安全,提升迴圈利用水準。

  一季度,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2%。截至4月10日,消費者累計購買以舊換新家電産品達10035萬台。截至4月8日,全國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突破300萬輛。

  “以舊換新”帶動産銷兩旺,正是不斷打通堵點、暢通供需鏈條的生動注腳。

  “軟硬兼施”,從迴圈暢通細節處、百姓消費憂盼處,優化消費環境。

  在烏魯木齊中通快運現代化中心,一輛輛滿載快遞包裹的長貨車整齊排列,等待卸載。“電商快件越來越多。”中通快運烏魯木齊分撥中心操作經理王瑞説,這些電商快件會迅速通過轉運中心分撥到各網點,直達天山南北。

  完善消費設施,提升“硬”條件。海陸空織密物流網,搭載小包裹出深山、抵世界。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

  規範市場秩序,優化“軟”環境。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數字化市場監管線上系統”上線啟動,浙江重點加強28種重點消費品合格率監測,哈爾濱計劃新建50家消費維權服務站……多地聚焦百姓消費痛點全力破題。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創造“買全球”“賣全球”廣闊商機。

  4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即購即提”“擔保即提”政策實施滿兩週年。“這裡品牌豐富,有很多新款,而且有不少優惠。”在海口國際免稅城購物的北京遊客古先生説。

  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在全國推廣,第五屆消博會、第137屆廣交會迎來全球客商,大連、寧波等9城市納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近期一系列高水準對外開放舉措為匯聚全球資源、豐富消費供給打開新空間。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許多企業表達出堅定的底氣:中國有14億多人,哪怕1%的需求,對應的也是龐大市場。與消費者雙向奔赴,持續加力科技創新,堅定擁抱多元市場,必將開闢更廣闊的消費新藍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