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小企業這樣出海闖商機(經濟聚焦穩外貿擴消費)

2025-04-18 09:2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湖北武漢是我國重要的外貿城市之一。據武漢海關統計,一季度,武漢市進出口949.7億元,同比增長17.8%,特別是在新興市場方面,與馬來西亞、印度、阿聯酋等貿易增速居前,分別增長96.7%、35.6%、29%。

  近期,美國政府濫施關稅,不可避免地對全球包括中美在內的貿易造成負面影響。關稅衝擊下,中小企業如何堅定走出去?記者走訪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記錄一家小企業出海闖出新商機的故事。

  ——編 者

  從零開始——

  産業園提供出海解決方案

  剛在沙特完成公司、品牌註冊和本地合規,回到國內的胡保明還沒來得及休息,又要忙著線上聯繫湖北到中東的國際物流和海外倉渠道。

  “夏天馬上到了,中東地區氣候更炎熱、紫外線強,我們的防曬隔熱膜和輻射製冷塗料需求量會很大。”胡保明説,他們公司的一款防曬隔熱膜産品,在國外銷售火爆,今年他準備加速拓展中東市場。

  胡保明是武漢簡一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主要從事新型功能膜的研發、生産、銷售。去年下半年,通過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的跨境資訊和貿易參謀功能,他捕捉到了海外功能膜市場的藍海機遇,隨即全面啟動出海計劃。

  走進武漢簡一科技的新型功能膜生産線,多功能窗膜等産品隨著機器轉動自動收卷。“最高峰的時候,我們每天生産的各類新型功能膜有10萬米。”胡保明介紹。

  公司的産能和産品品質提高的同時,胡保明的一個念頭越來越強烈:“是不是可以嘗試做跨境電商?”2024年初,在公司一次工作會上,他把自己的想法拋了出來。

  在武漢,有這樣想法的廠商很多。自2018年獲批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在2019至2023年間,武漢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激增20.4倍。“我們中小企業也想出海闖出新商機。”胡保明説。

  第一步怎麼跨出?公司裏沒人摸得到門道,缺乏專業外貿人才,對國際市場更不了解。

  過去,內地企業想要進入國際市場,從海外開店、行銷推廣到物流倉儲、國際結算、財稅合規等環節,會遇到不同困難。特別是中小企業,難以直接對接海外平臺資源,還需應對不同市場的合規要求。“對於我們來説,完全是從零開始。”胡保明説。

  一籌莫展之際,武漢長江國貿跨境電商産業園向他伸出援手。産業園不僅幫助胡保明對接了跨境電商各種服務商資源,更為他提供了專業的出海解決方案。2024年上半年,簡一科技在國外電商平臺開設了第一家店舖。

  “想要服務更多跨境電商企業,只靠線下輔導是不夠的。”武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基於原有的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公共底座,整合外貿全流程的市場化資源和服務,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便誕生了。去年9月,由湖北商務部門指導,武漢金控長貿集團建設運營,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正式上線。

  “我們已上線外貿服務80余項,深度服務外貿企業超1500家,孵化外貿企業140余家。”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項目工作專班負責人李尚松説。

  一鍵開店——

  入駐全球12個主流電商平臺

  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一上線,簡一科技就成了它的第一批用戶。

  從線下到線上,簡一科技拓展海外市場更便利。“平臺有一鍵開店功能,我們只需線上填報相關資訊,就能直接對接到亞馬遜、eBay等全球主流國際電商平臺的官方開店團隊。”胡保明説。

  開店容易了,可遇到貿易摩擦,不少像簡一科技一樣在海外尋求商機的企業,隨時會面臨危機。“如果對海外市場把握不準,選品失誤,可能會存在好貨難銷、庫存積壓等問題。”胡保明説。

  在哪開店才能把貨賣好?“我們整合全球貿易數據,企業開拓新市場前,可以在平臺隨時查看98種大類産品在全球銷售情況和風險預警。”在長江國貿跨境電商産業園,李尚松登錄賬號後,只需在平臺上輸入“光學”,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産品市場貿易規模、趨勢立即呈現眼前。

  平臺已經整合了200個國家和地區、600個港口的20億條貿易數據。“這給企業開新店提供了重要參考。”李尚松介紹,企業通過平臺的貿易數據,可以及時調整市場格局,快速鎖定高潛力市場。

  確定了市場,開設了店舖,要把貨物送到國外的顧客手裏,需要聯繫物流並佈局海外倉。

  “我們現在與中遠海運、菜鳥、機場集團等合作,企業只需在平臺上下單,就可以直接聯繫這些跨境物流企業。”李尚松説,對於一些需要海運的貨物,我們深度與中遠海運合作,企業可以在平臺上查詢跟蹤貨物軌跡,船期預定後,就可以進入一站式的國際物流系統,並能實時了解訂單的運輸情況。

  基於這些功能,簡一科技開拓海外市場信心更足了。“我們已經入駐了全球12個主流電商平臺,註冊運營了30多家店舖。”胡保明説。

  智慧工具——

  大大降低企業海外行銷成本

  走出國門,簡一科技又有新挑戰。“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被當地顧客認可?”胡保明説,起初也想過在海外投放廣告,可成本高昂,效果也不確定。

  如何向海圖強,這是很多中小企業做跨境電商面臨的普遍問題。“針對企業精準投放流量難度高的問題,平臺專門開發了人工智慧行銷工具。”李尚松説,企業只需要輸入産品名稱和關鍵詞介紹,就能在平臺一鍵生成多語言的行銷郵件、海外社交媒體的宣傳文案和跨境電商店舖的商品推廣文案,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海外行銷成本。

  有了精準的廣告,簡一科技在海外電商平臺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市場一步步拓展,去年銷售額達800萬美元。

  在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做好跨境電商,不僅要向外開,更要向內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要理解並利用好外貿政策工具有點難。“我們會在平臺上及時發佈國家和省份的最新外貿政策,將政策語言轉化為企業的經營思路。”李尚松説。

  企業在平臺上傳海關、稅單或結匯單等外貿相關的單證後,能直接獲取可視化看板和報表,如果發現單證可能是假的,平臺還會提醒企業去查證。“有了這個功能之後,我們不用花大量時間和人力去蒐集整理單據了。”胡保明説。

  此外,企業在申請政策項目時,只需線上填寫申報材料,平臺後臺就能自動抓取企業數據並與海關核對,政府管理端同步線上審核,各環節審批實時追蹤。

  “只要1天,企業就能完成出口産品檢測認證、國際性展會等申報。”李尚松説,武漢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協助企業實現線上政策兌現,現已完成33個項目共計871條政策申報。

  “外部環境有變化,我們需要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通過産業出海聯盟的形式抱團出海。繼續堅定借助跨境電商、服務貿易、中間品貿易等新業態,挖掘絲路電商的新契機,深度服務企業全面出海。”李尚松説。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