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
這個春天,中國與周邊國家深化發展融合的消息頻傳——
3月24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特別聯委會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東盟十國主管部門和東盟秘書處官員出席會議。雙方積極推動解決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的剩餘事項,同意儘快完成文本法律審核工作,為簽署議定書做好準備。
4月10日,上合組織成員國投資促進工作組第九次會議在天津順利召開,會上涉及8個國家的18個項目簽約,金額總計47.95億元。
同一天,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磨憨鐵路口岸,一列載有1600噸寮國大宗商品的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經此順利入境。昆明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經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150.8萬噸、貨值4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17.5%。
“深化發展融合,構建高水準互聯互通網路,加強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日前召開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倡導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目前,中國已同周邊17國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同周邊25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成為18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貿易合作持續擴大——
4月11日,一輛輛滿載手機配件、電腦零部件等産品的貨車正通過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前往越南北寧省、北江省。“友誼關口岸是中國通往越南乃至東盟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服務中越兩國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的主要陸路通道。”南寧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兩月,經友誼關口岸對東盟國家進出口貨值722.3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對越南進出口610.4億元,同比增長10.6%。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互惠互利。從進口看,目前中國有近54%的進口商品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國超大市場持續為各國提供發展機遇。從出口看,我國出口到周邊國家的商品有消費品、設備、零部件等,促進了周邊國家産業發展和民生改善。
雙向投資不斷拓展——
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的正式通車讓地區國家圓了“鐵路夢”“高鐵夢”,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馬“兩國雙園”等一大批項目有力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已帶動250多億美元直接投資,創造超過23萬個就業崗位,不僅提升了中巴合作水準,也促進了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
2024年,我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36.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4%,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324.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387.6億美元,立體互聯互通網路持續完善。
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中亞班列開通新線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度開行破萬列……近年來,中國與周邊國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強各領域交流,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目前,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為周邊國家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加速度,三大全球倡議在周邊國家先行先試,中國方案、中國理念在周邊國家深入人心。中國積極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東亞合作、亞太經合組織、亞信等框架下合作,搭建多層次、跨領域合作平臺,攜手周邊國家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在氣候變化、網路安全、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問題上,中國與周邊國家密切溝通、加強合作,給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