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感知消費趨勢 共用開放機遇——寫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之際

2025-04-13 09:5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海南自由貿易港,正是萬物生長的時節。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即將在此間舉行。布展一新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再一次迎接八方來客、四海賓朋。

  2021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致賀信時指出,舉辦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提供一個全球消費精品展示交易平臺,有利於世界各國共用中國市場機遇,有利於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也有利於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優質消費品。希望各國嘉賓和各界人士深化交流、共謀合作,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時間是最好的記錄者。在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上升的當下,這場以“共用開放機遇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盛會,進一步向世界展現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蓬勃生機,展示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也為推動消費提質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撐。

  購在中國 激發消費新潛力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5號館,即將迎客的英國主賓國展館,將為參觀者帶來品質傳承與科技創新融合的全場景體驗。

  這是2025年4月10日拍攝的第五屆消博會主會場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外景。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在海口舉辦。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百年瓷器、歷史悠久的手工製鞋品牌、採用創新技術的健康防護産品……英國作為本屆消博會主賓國,參展面積超過1300平方米,參展品牌數量53個,約為上屆的2倍。

  全球好物,購在中國。

  8大展館裝扮一新,藍、金、綠為主色調,消費科技、高端食品保健品、全球特色消費、國貨特色潮品……各個主題展區錯落分佈。

  這是2025年4月10日拍攝的第五屆消博會主會場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作為我國唯一以消費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經過前四屆的探索實踐,消博會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辨識度不斷提高。從首屆消博會2600多個品牌參展,到第五屆消博會共有7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100個品牌參展,消博會的發展,見證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加快向內需主導轉型的時代進程。

  “本屆消博會突出服務消費,充分展現銀發經濟、低空經濟、健康養生、體育賽事、人工智慧等服務消費新熱點和新趨勢。”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

  據了解,本屆消博會將同步啟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各地將聚焦精品購物、精緻美食、精彩旅遊、精美展演,舉辦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進一步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

  消費,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折射大國經濟深刻變遷。通過消博會這一窗口,世界感知中國消費市場的新趨勢新變化,全球創新者、生産者、供應商匯聚一堂,探尋中國大市場蘊含的廣闊機遇。

  消博會“老朋友”歐萊雅集團,將攜旗下高端美粧品牌聖羅蘭亮相。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表示,歐萊雅受益於中國的對外開放,也感受到中國消費市場的日益成熟。希望繼續借助消博會這一重要開放平臺,為全球消費行業注入更多信心與活力。

  推開“旅居雲南”的窗,“彩雲市集”裏,空氣裏飄著小粒咖啡的醇香,視線所及是彝族刺繡上跳動的火焰紋,指尖觸到手工銀器的厚重,耳邊似乎已傳來麗江古城溪水流過青石板的聲音。

  連續五年參展的雲南展團,為本屆消博會精選15家參展企業,産品涵蓋“旅居雲南”、老字號和優質消費品等,傳遞“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消費理念。

  2025年4月10日,工作人員在第五屆消博會主會場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進行布展工作。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本屆消博會上,全國30多個省區市攜國貨精品參展,集中展示非遺技藝與智慧製造融合成果。商務部將組織開展“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內銷市場,培育外貿優品消費增長點。

  “同臺競技、同臺展示,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一個更好的舞臺。”海南省副省長顧剛説,通過消博會,越來越多國貨潮品、新品精品、科技創新産品進入國際視野。

  在免稅消費展區,享受離島免稅消費券和消博會專屬優惠;在海口騎樓老街、雲洞圖書館,體驗藝術市集、音樂節會、地道美食;在三亞遊艇碼頭、海棠灣畔,觀賞國際婚紗中國首秀,參與海天時尚遊艇派對……

  2024年12月31日,消費者在海口國際免稅城購物。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除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外,本屆消博會還在海口國際免稅城、三亞國際免稅城設置免稅消費場景分展區,同時首次在三亞設立遊艇分展區。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期,構建內需引領、消費主導的發展模式,不僅是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之一,也是應對國際經貿變局的重要抓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匡賢明説,消博會這一國家級展會,既是展示中國消費潛力、消費結構升級趨勢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市場的重要橋梁。

  科技賦能 創造消費新趨勢

  抖音推出汽車置換平臺,石頭科技發佈新一代掃拖機器人,琺瑯廠攜《盛世歡歌》掐絲琺瑯藝術品亮相……

  這是2025年4月10日拍攝的第五屆消博會主賓省——北京展臺。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第五屆消博會首次設立主賓省(市),由北京市擔任。在北京展區,抖音、泡泡瑪特、京東方等25家企業,展示“首發首展首創”等産品。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産和生活方式。科技賦能消費,供給創造需求,新的消費藍海在消博會上顯現。

  第五屆消博會首次設立新消費科技展區。在展位總面積較上屆擴大30%基礎上,新消費科技展區面積佔比超過30%。

  人工智慧展示活動專區,宇樹科技將攜國內首款量産人形機器人G1、智慧機器狗以及穿著黎錦的H1人形機器人亮相;鈦虎機器人帶來人形機器人T170A、輕量化關節模組以及智慧靈巧手;強腦科技將展出智慧倣生手、倣生腿以及腦機介面系統等;群核科技將展示群核空間智慧平臺……

  消博會組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消博會首次設置人工智慧展示活動專區,這不僅是技術成果的陳列,更是一場全民參與的AI社會化實驗。

  2024年4月17日,參觀者在第四屆消博會科大訊飛展臺了解訊飛翻譯機。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連續五年參加消博會的科大訊飛,今年將攜旗下AI智慧辦公硬體登場。“AI正加速向生活場景滲透。消博會無疑是展示AI成果的重要舞臺。”科大訊飛副總裁戰文宇説。

  從展示到應用,從商品到服務,融合消費新場景“看得見、摸得著”。

  2024年4月17日,參觀者在第四屆消博會上體驗傲勝按摩椅。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低空經濟+消費”,小鵬匯天陸行“母艦”、億航智慧無人機等將完成跨海運輸;“智慧出行+消費”,智慧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消博會示範項目將展示技術體系、建設模式、應用成效;“健康養生+消費”,消費者可以現場體驗外骨骼機器人、助眠設備等……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意味著更多創新場景、更低創新成本和更高創新收益。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説,“科技+消費”深度融合,消費的新趨勢、新潛力不斷激發;新産品與大市場碰撞,消費新賽道迸發強勁活力,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解決方案。

  開放引領 共用大市場機遇

  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擾動全球經濟,第五屆消博會上,人們愈加感受到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誠意和決心。

  英國參展商博柏利是五屆消博會“全勤生”。博柏利大中華區總裁張允馨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市場對英國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增長,博柏利期待借消博會與中國消費者建立更深聯繫。

  本屆消博會上,斯洛伐克、新加坡、巴西等國家首次組織展團參展。斯洛伐克獨具特色的葡萄酒、乾果、健康功能食品將走近中國消費者;首次亮相的新加坡企業展團也將帶來楓緹、LifeBoost等品牌。

  持續“上新”的不僅有不斷擴大的朋友圈,還有全球首發、新品首秀。在新品集中發佈專區,來自各國的25個發佈主體、40個品牌,將集中發佈、展示超百件系列産品和最新單品,涵蓋美粧護膚、潮流電子、營養保健等消費領域。

  這是2025年1月11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開放的中國,充滿生機和活力。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之年。對標世界最高水準開放形態,消博會與自貿港政策效應疊加,吸引著更多投資者選擇中國。

  首屆消博會後,新加坡OSIM傲勝在海口萬象城開設了海南首家直營門店。“海南自貿港未來可期,我們相信在這裡能夠找到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的新機遇。”OSIM傲勝(中國)品牌行銷副經理周曼妮説。

  借助消博會平臺,不少參展商變身投資商:歷峰集團、路威酩軒、泰佩思琦等國際企業,以及華熙生物、科大訊飛等國內企業紛紛在海南落地國際業務總部、加工生産基地或供應鏈中心,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

  消博會“購物車”裏,一買一賣的奔赴,是市場參與者對暢通貿易血脈的渴望;一場場供需對接會、一次次考察洽談,蘊含著“買全球”“賣全球”的廣闊商機。

  “中國能量飲料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增長勢頭強勁。借助消博會,天絲集團將繼續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趨勢,深耕中國市場。”泰國天絲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説。

  作為消博會五年“老友”,安永今年將帶來最新綠色AI産品,併發布多份行業報告。

  安永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黃寅説,消博會讓世界看見“中國製造”的實力與“中國智造”的魅力,更在貿易促進、産業升級、消費升級、制度創新等領域不斷釋放展會溢出效應,越來越多跨國企業積極擁抱中國高水準開放帶來的廣闊機遇。

  消博會期間,中國又將迎來一場擁抱全球的盛會——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於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舉辦。

  南海之濱,兩大開放平臺上,14億多人口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與來自全球的技術、服務和商品對接,激發需求和供給,探尋創新方向,新的力量不斷蓄勢、奔涌,將匯聚成共贏發展的浩蕩潮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