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中國行國寶畫重點|“浙”裏珍寶,穿越時空驚艷亮相

2025-04-11 21:1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從稻作文明的曙光

  到海港貿易的繁榮

  之江大地

  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

  走進“浙裏尋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

  400余件文物集群亮相

  多件文物首次展出

  細細欣賞

  仿佛縱覽浙江文化史的壯闊長卷

  【陶紡輪】

  小小的圓盤

  凝結著新石器時代的紡織智慧

  精美的紋飾

  足見先民對藝術符號的獨特見解

  【骨耜(s岥)】

  雙孔用以綁縛木柄

  骨耜適宜在江南濕軟的土壤中翻轉挖掘

  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

  見證了遠古時期農業社會生産工具的演進

  【青銅鐃(no)】

  千年前的迴響

  是禮樂制度的象徵

  是青銅工藝的實證

  或可印證孤林村遺址具備較高等級

  【醬釉陶馬】

  身軀敦實 四肢短粗

  奔騰著生命的張力

  古人捕捉動物神韻的原始藝術風格

  在泥與火的交織中呈現

  【獸面紋瓦當】

  古代屋檐前端的裝飾物

  紋飾多種多樣

  圖中的獸面紋

  在古人心目中或許代表著神秘的力量

  【滴水】

  作為瓦當的“兄弟”

  滴水不僅能保護建築免受雨水侵蝕

  還可以起到裝飾建築的作用

  足以體現古人的營造智慧

  【蹲獸】

  古建築中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

  它們就像屋頂上的“儀仗隊”

  以昂首蹲踞之姿駐守

  體現了宋人對於建築美學的追求

  【青釉執蓮童子紋瓷方瓶】

  龍泉青瓷之色

  冰裂輕盈之姿

  器形修長兼具方圓協調之美

  紋飾精緻 匠心獨運

  浙江省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紀雲飛表示

  “本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

  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一件件“浙”裏珍寶

  鐫刻著先民們的創造精神

  講述著“何以浙江”的生動故事

  策劃:胡國香

  記者:劉澈、馮源

  統籌:邱世傑

  鳴謝: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學會、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大城市學院藝術與考古學院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