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我們應該多走動”——格陵蘭島旅遊業界期待更多中國遊客到訪
新華社格陵蘭島努克3月29日電 通訊|“我們應該多走動”——格陵蘭島旅遊業界期待更多中國遊客到訪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郭爽
“我們應該多走動!”連日來,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多名旅遊業界人士向新華社記者表示,歡迎並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走進這片北極冰雪之地,領略冰川、冰蓋、極光與因紐特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喜歡中國遊客”
“鯨魚!”在格陵蘭島知名旅遊城市伊盧利薩特,遊船船長阿普特西亞克 加布裏埃爾森用字正腔圓的中文説出這個詞。“這是中國遊客教我的。”
加布裏埃爾森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家族旅遊公司,擁有3艘遊船,他也在父母的公司工作。伊盧利薩特以世界自然遺産——冰峽灣聞名於世。每年夏天,世界各地的遊客們來到這個位於北極圈內的小鎮,乘船觀賞遷徙來此的座頭鯨等大型鯨類,欣賞在海中相互碰撞的冰山,體驗極晝下的“午夜太陽”。而冬天,這裡也不缺乏美麗景致:白天可以乘坐狗拉雪橇馳騁荒原,晚上則有機會欣賞絢麗極光。
加布裏埃爾森告訴記者,他對中國遊客的印象很好。“我喜歡中國遊客,他們非常熱情,和因紐特人一樣。我們長得像、性格也像。”他介紹説,生鯨魚肉是一種傳統的因紐特食品,一名中國遊客向他推薦用醬油配生鯨魚肉,他一試,發現非常可口,從此醬油成了他們家吃生鯨魚肉的“標配”。
“我們應該多走動!”
格陵蘭島中部的南斯特倫菲尤爾是距離格陵蘭冰蓋邊緣最近的城鎮之一。在當地工作多年的嚮導凱爾 溫特告訴記者,近年來,到這裡探訪的亞洲遊客尤其是中國遊客逐年增多。
南斯特倫菲尤爾曾是格陵蘭島重要的航空樞紐。這裡旅遊資源很豐富,只需驅車半個多小時,就能從小鎮抵達格陵蘭冰蓋的邊緣,展開一場“攀冰之旅”。作為地球上僅有的兩塊永久性冰蓋之一,格陵蘭冰蓋保存著地球數萬年的氣候記憶。這裡還是一處世界文化遺産——4000多年前,因紐特人就在這冰與海之間狩獵,留下了豐富的人類歷史遺跡。
溫特與記者分享了一些與中國遊客“打交道”的經歷:“離開城鎮後就沒有手機信號了,不少中國遊客會有些焦慮,但當他們看到冰蓋時,興奮之情往往溢於言表。他們喜歡與我合影,分享家鄉的照片,還會告訴我怎麼拍照更‘上相’。”他表示,自己很喜歡與中國遊客交流。
“我們應該多走動!”格陵蘭島旅遊局國際事務部旅行貿易與市場行銷經理倫納特 奧爾森與記者分享他2017年在上海留學的經歷時説。當他漫步外灘,看著浦東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感到非常震撼。學校裏美味可口的中式菜肴也讓他印象深刻,他尤其喜歡吃番茄炒蛋。
“中國和格陵蘭島是如此不同。不少格陵蘭人去中國,領略了中國文化和美食的魅力。我們也希望更多中國遊客來格陵蘭島,看看這裡獨特的極地風光和因紐特文化。”奧爾森説。
“格陵蘭島歡迎中國遊客”
儘管許多中國人都知道格陵蘭島,但來這裡探訪的卻並不算多。據格陵蘭島統計部門的數據,2023年,乘飛機入境的中國人不到500人,坐郵輪來遊覽的中國遊客也只有1000余人。在這個面積逾216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島上,找不到一家中餐館。
“格陵蘭島熱烈歡迎來自中國的遊客!”格陵蘭島旅遊局國際事務部負責人坦尼 波爾告訴記者,“許多中國遊客被偏遠且獨特的目的地所吸引,他們樂於體驗格陵蘭島令人嘆為觀止的冰山、迷人的極光、狗拉雪橇、皮划艇以及豐富的因紐特文化。”
在波爾的印象中,中國遊客樂於嘗試。“他們對格陵蘭島的自然風光和本土文化表現出極大欣賞,並喜歡嘗試各種不同的食物。”波爾表示,目前格陵蘭島旅遊局與中國的合作側重於與旅行社和旅遊産品提供商建立合作關係。未來,該部門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旅遊推介力度,讓更多中國遊客了解格陵蘭島。
波爾告訴記者,現在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正在鼓勵發展多元化産業,其中“無煙工業”旅遊業因其污染小、産值高、帶動就業多等特點,成為格陵蘭島優先發展的産業之一,更多旅遊配套設施正在建設中。“希望更多中國遊客來到格陵蘭島,領略極地的神奇,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安詳,探索原始的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