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模式”——訪埃及學者納迪婭希勒米

2025-03-30 09:53:00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字號

  人民網開羅3月29日電 (記者沈小曉)“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這與西方現代化不同。”近日,中國問題專家、埃及貝尼蘇韋夫大學政治學教授納迪婭希勒米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極大促進世界的合作和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希勒米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成果能真實有效地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人民也會更加踴躍參與現代化建設,匯聚積極力量。”

  在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希勒米密切關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相關的話題。她認為,制度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並始終把世界發展與和平放在其現代化進程的關鍵位置,這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尤其是對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産生重要影響。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模式,既有利於中國人民,也有利於世界。”希勒米表示,一些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建立在對他國剝削、壓迫和殖民的基礎上。然而,中國是通過自我發展實現現代化,同時幫助他國發展。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分享其發展成果,幫助發展中國家走向富裕,減少伴隨西方式現代化而來的巨大貧富差距和不平等。“中國式現代化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和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埃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企承建的眾多項目在當地穩步落地、惠及雙方民眾。中國穩居埃及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也是近年來對埃及投資最活躍、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希勒米表示,該倡議使全球南方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受益,幫助發展中國家通過工業化走向現代化,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

  希勒米表示,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倡導者和領先者,努力挖掘綠色“一帶一路”的潛力。在世界面臨能源危機的情況下,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紮實進展,為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保護地球生態做出更多中國貢獻,也為中國式現代化在國際舞臺上贏得更多支援。”

  希勒米對中國在地區和中東問題上的態度和行動表示讚賞。她認為,與西方以偷盜、掠奪、佔領為基礎的現代化不同,中國式現代化走出的是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從不窮兵黷武,從未主動對外發動戰爭,也從未佔領外國一寸領土。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秉持公平正義,積極勸和促談,為儘早解決巴勒斯坦問題貢獻力量。“中國堅定不移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並朝著這個方向穩步前進,彰顯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擔當。”

  在希勒米看來,包括埃及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發展振興、人民幸福有著共同的追求。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不僅激勵廣大發展中國家,也通過在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的原則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和機遇,造福各國人民,“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帶來新的啟示和新的機遇,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和全球價值。”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