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聚焦丨銀發旅遊專列激發“春日經濟”新活力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 題:銀發旅遊專列激發“春日經濟”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樊曦、丁怡全
28日9時24分,四川成都安靖站。Y471次“熊貓專列 什邡號”徐徐啟程,向雲南建水加速駛去,460余名遊客開啟為期8天的雲南深度遊。其中,60歲以上的遊客佔比達到68%。
圖為3月28日,Y471次“熊貓專列 什邡號”向雲南建水加速駛去。(國鐵成都局供圖)
“春回大地、萬物生發,踏青出遊需求旺盛,注重‘慢旅行’的老年人正成為春日錯峰出遊‘主力軍’。”國鐵成都局集團公司“熊貓管家”李美言説。
今年1月,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鐵集團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增開銀發旅遊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7年,構建覆蓋全國、線路多樣、主題豐富、服務全面的銀發旅遊列車産品體系;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遊等産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
隨著老年人消費能力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鐵路部門精準對接老年群體的旅遊需求。大江南北,一列列滿載銀發群體的旅遊專列紛紛啟程,掀起銀發旅遊熱潮,激發“春日經濟”活力。
Y461次列車從遼寧大連站駛出開往粵港澳大灣區,縱貫神州大地;C3003次“樂遊長三角”銀發旅遊列車滿載旅客,開啟三天兩晚的天目湖康養之旅;Y858次列車駛出平頂山站,開啟湖北、江西兩省遊;Y764次“金色年華滇西漫遊”銀發旅遊專列帶來麗江春色;Y950次列車從烏魯木齊站鳴笛啟程,開啟為期12天、環遊南北疆的春季踏青賞花之旅……
今年以來,國鐵成都局已開行前往貴州、雲南、山東等多地線路旅遊列車,並融合“火車+遊輪”等多種交通方式,帶領遊客漂洋過海去了韓國,載客率達100%。
新疆鐵路部門深入開展市場調研,積極推動鐵路和旅遊融合發展,豐富旅遊市場供給,增進老年群體福祉。
圖為3月27日,遊客在Y950次旅遊專列旁合影。這是新疆鐵路部門今年開行的首趟“銀發旅遊專列”。(國鐵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供圖)
“我們在産品設計中突出‘慢旅行’的理念。”新疆鐵路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旅遊事業部副經理王蓓蓓介紹説,“一方面是行程點位設計上更寬鬆,遊客在車上休息,車下歡暢遊覽;另一方面增加旅拍、下午茶、慶生等互動參與性強的特色活動,讓旅行節奏慢下來。”
雲南臨滄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楊萍表示,銀發旅遊專列的開行促進了文旅發展,給地方帶來了更多就業和創收的機會。“現在很多當地的村民在景區從事安保、解説員和民俗演員這樣的工作,周邊村寨農戶經營的特色美食、銷售的農産品銷路也不錯。”
“發展銀發旅遊列車對促消費、穩增長、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説是‘小切口、大效應’。”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孔德軍表示,旅遊列車産品將沿線地區“吃住行遊購娛”資源進行有效聯接和整合,有利於豐富旅遊服務供給,吸引和方便老年群體出遊,有效拉動旅遊列車沿線各地消費增長。
來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2024年,鐵路部門共組織開行旅遊列車1860列,是歷年來開行數量最多的一年,比2019年增長近50%,開行方向主要集中在新疆、雲南、黑龍江等熱門旅遊線路,運送遊客超過100萬人次。
“大數據分析發現,老年遊客佔比接近80%,是鐵路旅遊列車市場的主要客群。”中國旅行社協會鐵道旅遊分會秘書長曾輝説。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底,中國出遊率較高、旅遊消費較多的低齡健康老年人將超過1億人,銀發旅遊收入有望突破萬億元。
國鐵集團客運部副主任朱文忠表示,鐵路部門將在銀發遊客群體較為集中的線路上增加運力投放,加大旅遊列車開行力度,對於非能力緊張方向開行旅遊列車實施敞開受理,對於能力緊張樞紐和車站,通過技術補強和優化運輸組織,擴大旅遊列車接發能力。到2027年,我國計劃完成設計100條以上鐵路銀發旅遊精品路線,打造160組銀發旅遊列車適老型專用車組,銀發旅遊列車開行規模達到2500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