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光明論壇】深化制度型開放,釋放服務貿易潛力

2025-02-21 10:0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

  作者:孫浦陽(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係教授)

  縱覽近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服務貿易成為不少地方外貿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多地提出,推動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同發展,提升服務貿易在外貿中的比重。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規模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展現出較大的發展活力與潛力。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服務貿易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其中,旅遊服務作為重要領域,在過境免簽政策放寬優化後,增速大幅上升,“週五下班去中國”的“China Travel”入境遊火熱。同時,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平穩增長,我國在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衛星導航等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此外,以網文、網劇、網遊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樣”,帶動中國文化服務出口快速增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高水準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強調“推動服務貿易規模增長、結構優化、效益提升、實力增強”,並在推動服務貿易制度型開放,加快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進程,聚焦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等方面提出要求。這為新形勢下我國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指出了具體路徑。

  服務貿易具有無形性、行業差異性和自然壟斷性等特點,可以通過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等方式實現。因此,相較于傳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開放場景從“邊境上”延伸至“邊境後”,其天然需要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促進服務貿易潛力釋放、創新發展、競爭力提升,關鍵是要深化服務貿易領域的制度型開放。一方面,要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儘快形成與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體系;另一方面,在服務領域全面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承諾,加快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並推進服務貿易標準的對接,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服務管理標準體系。

  隨著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不斷融合,數字貿易的發展正在加速全球範圍內資金、技術、人才、知識、數據、服務等要素的流動,越來越多的服務能夠以數據的形式傳播,服務可貿易的邊界被不斷拓展。此外,數字技術與貿易方式的融合滲透,也幫助傳統服務貿易實現了貿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進而為服務貿易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我國應充分利用領先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一方面全方位提升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能力,全面推動數字技術與服務貿易的深度融合,提升數字服務的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探索高水準數字貿易國際規則,深度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規則的制定,進而塑造數字貿易發展新優勢,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取得新突破。

  當前,從商品消費為主向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並重轉變是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主要內容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2%,明顯快於商品零售額3.2%的增速。從需求端來看,釋放服務消費市場潛力、培育新型服務消費,將帶動我國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為服務貿易的擴容提質提供堅實的産業支撐,進而實現消費結構升級與服務貿易的良性互動,共同推動服務貿易的高品質發展。要完善國家和行業標準,繼續促進高品質服務供給,增強服務消費吸引力,加強數字技術應用,培育新型消費模式;同時,要加強服務消費管理,優化消費環境,並加大服務消費支援,強化政策保障。

  服務貿易是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焦點。服務貿易提質擴容,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拓展經濟增長空間、提高全球價值鏈地位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舉措的落地,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準和全球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光明日報》(2025年02月21日 02版)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