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指出:“領導幹部要把錘鍊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要把政治修養擺在黨性修養的首位,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把學習遵守貫徹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不斷內化於心、外化于行、轉化于效,保持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壯闊征程上,爭創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佳績。
錘鍊堅強黨性、提高思想覺悟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性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什麼是中國共産黨人的黨性、為什麼要加強黨性修養、怎樣加強黨性修養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為全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供了根本遵循,成為不斷開闢百年大黨管黨治黨興黨強黨新境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閃耀著黨性修養的光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將加強黨性修養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不斷賦予黨性以新的時代意蘊,深刻彰顯了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非凡的理論勇氣、卓越的政治智慧、赤誠的為民情懷,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的戰略考量,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的根本原則、價值追求、重點任務,賦予的職能職責、歷史使命。
我們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深感到信仰信念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幹部安身立命之本”,共産黨人要“自覺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此來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以此來提高抵禦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深深感到政治過硬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領導幹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必須做到觀察分析形勢要把握政治因素,籌劃推動工作要落實政治要求,處理解決問題要防範政治風險”“自覺尊崇黨章、模範踐行黨章、忠誠捍衛黨章”“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絕不做兩面派、兩面人”。
深深感到勇於擔當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有“更加強烈的擔當精神,勇於涉險灘、破堅冰、攻堡壘、拔城池”“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腳踏實地把既定的行動綱領、戰略目標、工作藍圖變為現實”。
深深感到本領高強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並用毛澤東同志的一段話激勵領導幹部:“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並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
深深感到優良作風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歷來強調‘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領導幹部的作風直接關係黨內風氣和政治生態,關係民心向背,決定著黨的群眾基礎”,必須“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深深感到中國共産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黨之“大”,絕不只是人數規模之大,而是思想偉大、理論博大、事業宏大、肌體強大。
重修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共産黨人的基因。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和根本”“我們共産黨人更應該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1943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共産國際執委主席團提議解散共産國際的決定》指出:“中國共産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無論是儒家的“修身”、道家的“修為”,還是佛家的“修行”,“重修養”貫穿于中華民族精神血脈和道德追求中,體現了對個人德行和精神境界的高度重視,《大學》論述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認為一個人要想身心統一、做出一番事業,必須從小就加強自我身心修養,進行道德提升,完善自身人格,最終才能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北宋大儒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首便是“為天地立心”,將道德修養、個人修為擺在首位。
馬克思主義同樣高度重視“修養”。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強調:“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這正是改造主觀世界的理論源頭。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極大提升了中國共産黨人對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的認識和實踐高度,是“兩個結合”在黨的建設領域的生動體現。
中國共産黨歷來高度重視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決定一個人如何的是品行,決定一名黨員如何的是黨性”“説到底,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只有黨性堅強、摒棄私心雜念,才能保證政績觀不出偏差。”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和鮮明的特性,是其所代表的階級屬性的集中體現,集中反映政黨的政治主張、政治活動的本性和特性。
1941年7月,中央政治局通過了建黨以來第一份以增強黨性為主題的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指出:“沒有這樣堅強統一的、集中的黨,便不能應付革命過程中長期殘酷複雜的鬥爭,便不能實現我們所擔負的偉大歷史任務。”毛澤東同志的《反對自由主義》、劉少奇同志的《論共産黨員的修養》等著作,都深刻闡述了黨性問題。黨性説到底就是立場問題。有了堅強的黨性,才能鍛造“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才能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任何時候都同黨同心同德,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竭盡全力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在各方面立得住、立得穩。
我們黨百餘年的輝煌歷史,始終與“大理”相連、與“大道”相隨、與“大事”相伴、與“大德”相通。革命先烈劉伯堅“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的凜然大義是堅強的黨性;“兩彈元勳”鄧稼先在戈壁數十載,無懼風餐露宿,“用最原始的辦法”破譯原子彈奧秘的堅守執著是堅強的黨性;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寬廣胸懷是堅強的黨性;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奉獻是堅強的黨性;黨中央率先垂范,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解決管黨治黨“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同樣是堅強的黨性……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用生命、鮮血和信仰不斷砥礪堅強黨性,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腳踏實地幹實事、風雨無阻向前進,樹立起一座座恒久不朽的時代豐碑。
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要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年輕幹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甚至背叛初衷肯定會出大問題。”陳毅同志把“革命重堅定”作為一生的座右銘。小説《紅岩》中劉思揚的原型劉國鋕,出生於四川一個富裕家庭,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特務勸他,只要交出組織、登報脫黨,馬上可以釋放。面對勸誘,他斬釘截鐵回答,我死了有黨,等於沒死;我如出賣組織,活著又有什麼意義。面對敵人6天內9次勸降,瞿秋白同志作出了“人愛自己的歷史,比鳥愛自己的翅膀更厲害,請勿撕破我的歷史”的鏗鏘回答。從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為了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到和平建設時期眾多黨員幹部為國家發展無私奉獻、矢志奮鬥,中國共産黨人之所以能用生命赴使命,正是因為有堅強的黨性和過硬的政治修養。
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是黨員幹部一生的必修課,每時每刻都要去完成、去精進。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寫給父親習仲勳同志的一封信中説:“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無論是白色恐怖的年代,還是極左路線時期;無論是受人誣陷,還是身處逆境,您的心中始終有一盞明亮的燈,永遠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始終有一盞明亮的燈,正是堅強的黨性、堅定的信念。司徒雷登曾經感嘆,共産黨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成員對它的事業抱有無私的獻身精神。
堅強的黨性,絕非上天賦予的先天特質,不會與生俱來,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鑄就,而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去實踐、去提升,必須當作一輩子的事,循序漸進、日復一日,在常修常煉、常悟常進中不斷精進、實現昇華。周恩來同志曾説:“每個黨員從加入共産黨起,就應該有這麼一個認識:準備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一個共産黨員如果以為自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好的共産黨員。”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方志敏同志在一次次生死考驗中,鑄就了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的堅定黨性,他在獄中寫下的《可愛的中國》,字裏行間充滿對信念的堅守和對理想的執著,這正是錘鍊黨性的有力見證。
黨性不可能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增強,也不可能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增強,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産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産黨人的‘心學’。”黨性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乾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麼要出發、要到哪去,忘記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從而喪失了共産黨人的本色。清代史學家趙翼有個“賄隨權集”的觀點,他在《廿二史札記》中研究分析了明代劉瑾、魏忠賢、嚴嵩、嚴世蕃等貪官的例子,認為有的人當初品行還是端正、敦厚的,一旦到一定位置、手中有權力就不同了。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一些黨員幹部曾經理想信念堅定,後來隨著環境的變化、地位的升遷,在黨性修養上逐漸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滑向違法亂紀、貪污腐敗的深淵,教訓極為深刻慘痛。他們身上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能從黨性修養不強上找到根源。
實踐一再證明,無論位置有多高、黨齡有多長,如果不能在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上下苦功夫、硬功夫、真功夫、久功夫,不能時刻在知行合一中悟真知、修其心、治其身,不能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無論過去是怎樣的“鋼筋鐵骨”“不壞之身”,也難以始終如一、永不變色。黨內生活是錘鍊黨性、堅定信仰、提高覺悟的大熔爐,加不加火,加到什麼溫度,決定煉出來的是純鋼,還是劣鋼。“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每一名黨員幹部都必須常修常煉共産黨人的“心學”,把參加嚴格的黨內生活、錘鍊堅強的黨性作為終身課題,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搜尋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用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滋養自己、激勵自己,真正做到信一輩子、守一輩子、行一輩子。
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必須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要清醒看到,我們黨長期執政,黨員幹部中容易出現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態。”“我反覆強調要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強調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産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這是有很深考慮的。”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正處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新征程上,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黨面臨形勢環境的複雜性和嚴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如何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解決這些我們這個大黨的獨有難題,需要不斷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
新征程新偉業,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各樣的攔路虎、絆腳石,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把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作為終身課題,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這樣才能確保我們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加有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是生動的具體的實踐的
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不僅要看怎麼説,更要看怎麼做。每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把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體現在一言一行上、體現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上,使黨的每一個細胞都健康無恙、每一個組織都堅強有力。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共同把黨鍛造成一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堅硬鋼鐵”,我們一定能夠以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一輩子、守一輩子的堅定執著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堅持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包含著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貫穿著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的要求。
要堅持系統深入學,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習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結合起來,弄明白這一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的“脈”是什麼、與時俱進的“進”在哪,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要堅持組織推動學,把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理論武裝和實踐運用、強黨性和增本領結合起來,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認真落實領導班子讀書班、“第一議題”、專題黨課、專題研討等具體制度,強化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學院學習,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著力提升學習培訓的深入性、實效性、實踐性。
要堅持個人主動學,不能滿足於學過了,更要追求學得深入、學得系統、悟得透徹,緊密聯繫思想工作實際,從中感悟共産黨人的政治立場、政治品格、政治本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堅持把學習遵守黨規黨紀作為增強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性原則,關鍵是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紀嚴則清正,清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紀律修養是黨性修養的底線和保證,衡量一名黨員黨性是否堅強,守紀律、講規矩是一條重要標準。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三次修訂《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黨的紀律規矩鮮明地立了起來、嚴了起來,從根本上扭轉了管黨治黨寬鬆軟的狀況。
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必須學習紀律、知曉紀律、敬畏紀律、遵守紀律。要加強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學、以案説紀,深刻把握黨的紀律的內在關係、內涵實質,築牢道德防線、守住紀律紅線、搞清責任界線,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真正使學習黨紀的過程成為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的過程,彰顯共産黨員黨性修養的大義大德大我。
堅持以忠誠為黨護黨、全力興黨強黨為根本使命。天下至德,莫過於忠。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涌現出的忠臣義士不勝枚舉,對忠誠的追求與讚頌綿延賡續,忠誠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基因。今天,對黨忠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是黨性修養最根本的體現。
要保持政治堅守。鄧小平同志曾説,“經常工作中有政治,有思想”。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要始終從政治上看問題,始終認定自己是黨的人,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始終忠誠于黨、忠誠於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真心愛黨、時刻憂黨、堅定護黨、全力興黨。
要保持政治定力。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黨的領導、黨的建設、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中去,思考問題、發表意見、制定政策、推動工作,都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在政治上都站得穩、靠得住、行得正。
要提高政治能力。把實踐錘鍊作為檢驗政治能力的“試金石”、提高政治能力的“練兵場”,在火熱的政治實踐中、破解重大難題中錘鍊過硬政治本領。深刻領會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始終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落實黨中央部署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要求自覺主動。
要強化政治擔當。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力主在國歌歌詞中保留“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提醒大家安不忘危。奮進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將“堅持發揚鬥爭精神”作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之一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哪的矛盾和問題最突出,哪的疙瘩最難解,就把改革指向哪。每個領導幹部都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的囑託,不斷砥礪鬥爭精神、切實增強鬥爭本領,在各種重大鬥爭考驗中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強化政治擔當,還要敢於批評、敢於較真碰硬。孔子説:“鄉願,德之賊也。”就是説,誰都不得罪的老好人,是不分是非、敗壞道德的人。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做到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
堅持正心正舉、檢己修身,夯實黨性修養基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錘鍊黨性、加強政治修養,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所謂“根本”,其最終效果取決於自我認知的深度、自我改造的力度、持久實踐的韌性。必須經常反思、自我對照,看是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政治責任,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真正做到入腦入心、真信篤行,理解準確、貫徹到位;看是否對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把握,一步一個腳印、不折不扣付諸行動、嚴格嚴肅落實;看是否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真正自覺遵守,有沒有打折扣、搞變通的現象。如果沒有做到,就及時做、馬上改,一件一件實實在在去落實。如果沒有做到位,就馬上補、補到位,該糾正的立即糾、主動改,以“檢身若不及”的清醒和自覺,努力成為為政以德、正心修身、幹事創業的模範。
堅持乾淨幹事、大膽幹事,最能錘鍊和檢驗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幹部都是人民公僕,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乾淨又幹事。”黨性修養從來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有著豐富實踐意蘊的,必須見人見事見思想。黨的紀律和幹事創業是內在統一的。乾淨幹事、大膽幹事是黨性修養的基本要求。翻開2萬餘字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60條中的最後一條,突出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將改革藍圖變為現實,沒有局外人、旁觀者,必須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真正把該挑的擔子挑起來、該扛的責任扛起來。乾淨幹事體現著為政做人的底線。
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自覺做到慎始、慎獨、慎微。物類之起,必有所始,貪慾的口子一旦打開,就可能一瀉千里。明代張瀚的《松窗夢語》中有一則“新鞋濺泥”的故事。明代官員王廷相有一天乘轎進城,偶遇大雨,轎夫穿著新鞋,便擇地而行。後來,一不小心踏入泥水之中,就不復顧惜、隨意而踏了。王廷相感慨説,居身之道,也是這樣,如果一失足,就無所不至了。領導幹部要做到思想乾淨、用權乾淨、作風乾凈、生活乾淨。山有山道、水有水道,當幹部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有守住根本、耐住寂寞的堅毅。“勢利之交,難以經遠”,交友不慎,會毀一生。
要時刻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同黨員幹部的形象聯繫起來、同肩負的責任聯繫起來,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大膽幹事體現著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忠誠於心,才能貢獻于行。把職業作為事業來追求,就會體味到辛苦中的甘甜,就會樂於貢獻。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認識到責重如山、不可懈怠,這是一種覺悟、格局、境界;任何一項工作,做好做優永無止境,必須專心致志,克服浮氣、惰氣、官氣、暮氣,這是一種真心、用心、恒心;崗位不同、光榮神聖相同,必須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這是一種摯愛、摯誠。乾淨幹事、大膽幹事貴在真實。韓非子曾説,人應當內外相應、言行相稱。乾淨幹事、大膽幹事的要義是表裏如一、知行合一、一以貫之,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
實踐告訴我們,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大膽幹事是最質樸的方法論。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前進道路上,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只有撲下身子乾淨幹事、大膽幹事,才能無愧這個偉大的時代。無論是“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廖俊波,還是“幫山民致富,做太行愚公”的李保國;無論是“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黃大年,還是“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的張桂梅……無數優秀共産黨人總是在敢於幹事中衝鋒在前,在無怨無悔中默默堅守,在卓越的擔當作為中彰顯閃亮的黨性修養,為鮮艷的黨旗增光添彩。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惟有提升黨性修養,方能始終保持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以實際行動不斷創造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優異成績!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體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關於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思想境界,永葆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