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春節是展示中國多彩文化的窗口”

2025-02-09 09:4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法德瑪艾特穆斯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法德瑪看來,中國民眾慶祝傳統新年的方式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一家團圓吃年夜飯強調了家庭團結和睦的重要性;發紅包代表著對繁榮和幸運的期盼;紅色裝飾和放煙花意味著努力創造更加積極美好的未來。“特別是,中國春節正值萬物復蘇的春季,歡慶春節也是歡慶吐故納新。”法德瑪説,摩洛哥的阿瑪濟人迎接新年也遵循相似理念,兩者都意在慶祝“生命的萌發和農業的更始”。

  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孔子學院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于2013年合作成立。法德瑪表示:“春節是展示中國多彩文化的窗口。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每年都舉辦春節慶祝活動,我們的活動融合了摩洛哥與中國的眾多傳統,彰顯我們共同珍視的傳統文化和理念,比如家庭和諧、追求美好和祈福納新等。通過這種跨文化交流,我們加強了摩中人民的友誼紐帶,進一步鞏固了雙方關係。”

  法德瑪表示,春節慶祝活動不僅旨在欣賞中華傳統文化之美,也為摩洛哥藝術家們提供了展示自身文化的平臺。在美美與共的活動中,摩洛哥民眾更加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到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我也因此更加讚賞中國春節文化的世界性意義,相信中國春節文化能夠把不同背景的人們更好地聯繫在一起。”法德瑪説。

  作為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社會學系負責人,法德瑪長期關注社會政治轉型、青年文化和社交媒體等領域。她表示,阿拉伯國家和中國文化相近、理念相通。雙方始終在尊重對方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合作,讓阿中傳統友好在新時代不斷煥發新活力。法德瑪介紹,當前,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孔子學院以中文教學為基礎,以學術交流為特色,在摩洛哥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活動。孔院還同阿拉伯國家的其他孔院加強協作,構建合作網路,讓阿中文化交流覆蓋更廣泛人群。

  “我們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為更多摩洛哥年輕人了解並熱愛中國文化提供機會,為摩中、阿中的友好未來夯實根基,這也將為我們共同創建多元並蓄、和諧共生的未來作出貢獻。”法德瑪説。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