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關稅戰損人不利己,全球需合作共贏——訪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
新華社柏林2月6日電 專訪丨關稅戰損人不利己,全球需合作共贏——訪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
新華社記者李函林 賈金明
美國近日重揮關稅大棒,這一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引發國際社會廣泛擔憂。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 舒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的政策調整並不令人意外。歐洲應獨立思考,避免被動承受美國政策影響,要繼續推動對華經貿合作,以維護全球貿易體系的開放與穩定。
舒曼強調,關稅從來不是解決貿易失衡的有效手段。針對美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歐洲不能被動觀察,而應從自身利益出發,採取更加積極的姿態,加強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主導作用。一旦美國選擇退出多邊合作機制,其他國家應承擔責任,提升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影響力。
“歐洲長期以來都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援者。在當前全球貿易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歐洲更應堅定立場,推動全球貿易體系向更加開放和公平的方向發展。”舒曼強調,“保護主義或許能帶來短期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它將損害全球經濟的穩定與增長。歐洲不能因一時的外部壓力而放棄多邊合作,而應更加主動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全球自由貿易貢獻力量。”
舒曼認為,歐洲不能幻想美國兼顧歐洲利益,唯有主動作為才能確保自身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他建議,歐洲應主動推進對華經貿合作,深化雙邊投資與貿易關係,以增強全球競爭力。
近期,德國國內正面臨嚴峻的政治和經濟挑戰。舒曼表示,德國即將在2月舉行大選,選舉結果很可能帶來政壇重大變革。面對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他希望新政府採取更加務實的政策,更多地從國家利益出發考慮問題。
“德國經濟正面臨巨大挑戰,需要真正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發展路徑。與中國保持穩定的經貿關係,無疑符合德國利益。”舒曼指出,加強對華合作不僅有助於德國經濟復蘇,也符合德國在全球市場中的長期戰略佈局。
舒曼強調,在當前國際局勢快速變化的背景下,歐洲需要保持平衡,堅持開放、公正、包容的貿易體系,而非追隨美國走向保護主義。“全球地緣政治正在發生新的變化。歐洲必須權衡不同的力量,採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動,良好的歐中關係無疑符合這一目標。”他説。
2025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週年。舒曼認為,50年的歷程已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礎,雙方應繼續深化合作推動全球穩定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