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有底氣】新型消費正點燃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引擎”
作者:文雁兵(嘉興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的首位,這一決策部署不僅體現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洞察,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短期看,擴大內需是激發經濟增長的磅薄動能,是實現國民經濟良性迴圈和實現供需更高水準動態平衡的關鍵舉措;中期看,擴大內需是戰略之舉,要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的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長期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一個從要素投入型增長向創新驅動型增長轉變的過程。
由現代資訊技術應用所帶動的新型消費對我國擴大內需發揮著重要作用,伴隨新産品、新業態、新場景,新型消費極大豐富了消費內容,提升了消費體驗,更好滿足人民的高品質生活需求,已成為新經濟形態下社會生産生活方式進步的重要方向。在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的大背景下,以數字、綠色、健康等為特徵的新型消費活躍在城市和縣域,加速拓展消費空間,不斷豐富消費內涵,正在重塑消費結構,推進消費增長甚至産業升級。
即時零售領域出現“消費擴張”
隨著從Everything Store(萬貨商店)變遷至Everything Now(萬物到家),依託本地供給、滿足本地需求的即時零售蓬勃發展,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即時履約,即時零售開創了零售新業態和消費新模式,眾多企業入局,加速構建即時零售供給生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即時電商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量達到420億單,配送用戶規模超過7億人次。據預測,2024年,全國即時配送訂單規模將超過480億單。這一數字幾乎接近全國快遞單量的三分之一,預計我國即時零售規模到2030年超2萬億元,成為消費增速最快的賽道之一。
此外,商品品類日益豐富,用戶消費頻次不斷提升,消費時段和地域不斷延展和擴散,消費場景呈現從“應急”到“日常”的多元趨勢。國家統計局及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1-8月,即時零售規模增速26.2%,遠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和網上零售額8.9%的增速,此外,2024年12月,商務部等7部門辦公廳關於印發《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探索“店倉一體”“預售+集採集配”等新模式,即時零售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潛力,有望為消費帶來更多增長點。
直播帶貨領域出現“消費狂飆”
隨著個性消費的普及、健康消費的增強、夜間消費的升溫,直播帶貨作為新消費模式,通過營造沉浸式的購物場景和提供個性化的購物服務,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中國市場學會發佈的《2024年直播電商行業發展趨勢觀察》報告顯示,2024年1月至11 月,全國直播電商零售額達4.3萬億元,為電商行業貢獻了80%的增量,規模龐大無垠,增長狂飆突進。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通過提供多樣、易得、高性價比的選擇,讓不同社會角色、不同人生階段的人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可以説,跨越地域的邊界,消融文化和資訊的差異,用科技平權、價格普惠、服務精進的“飛橋”將城與鄉、山與海、人與人、國與國緊密連接在一起,不僅在消費內容上掀起國潮消費熱、文創消費熱、戶外消費熱、文旅消費熱,而且推動越來越多商家生意增長,豐富著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顯示出中國消費市場基本盤的穩和消費趨勢的好。
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領域出現“消費續航”
國家和地方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加速汽車産業轉型升級、鼓勵消費、以舊換新等政策措施,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領域消費快速增長,多項數據刷新記錄,2024年,産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産銷總量連續10年全球第一,佔國內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重達到40.9%。目前,智慧汽車在智慧普及率上飛速發展,不僅承載了科技創新的使命,還肩負著激發內需和促進消費升級的重任。據中汽協預測,202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達到1600萬輛。隨著“以舊換新”的逐步順暢,消費市場的供給和消費層次將進一步豐富,走向實現向上迴圈和永續發展。
我國消費市場的擴容升級已經不是單純體現在消費數量和規模上,更多體現在消費品質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優化、消費體驗的改善、消費需求的滿足。2025年開年以來,體現數字、綠色、健康方向的消費新産品銷量喜人,以冰雪經濟、國潮經濟、首發經濟為代表的消費新場景熱度攀升,即時零售、直播帶貨、沉浸體驗等消費新業態加速發展,新型消費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正點燃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