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傳承人” 揭秘春節申遺背後的故事
央視網消息:春節將至,年味正濃,和以往不一樣的是,2025年的春節被稱為“第一個人類非遺版春節”。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記者:當那個結果宣佈的時候,你在現場聽到之後的感覺?
春節申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 巴莫曲布嫫:這個時候大家當然就非常激動。各個代表團就開始排隊,等著過來要祝賀我們國家,排了一個非常長的隊,我在整個會議過程中沒有見過這麼長的隊。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蕭放:中國人的價值理念能夠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作為人類共用的東西,特別激動,特別高興。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劉魁立:我感覺到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榮光,同時也是我們對於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一種貢獻。
中國年味,世界共用。春節申遺成功,意味對春節這一“人類共同遺産”的保護力度要繼續加大;同時,這也為無數正在準備過年的人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巴莫曲布嫫,春節申遺工作組顧問、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專家,此前曾參與了二十四節氣的申遺工作,正因人們對非遺和傳統文化始終處於再認識的過程中,此次歷時兩年多的春節申遺成為巴莫工作經歷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2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開始著手推動春節申遺工作。工作組中,除了熟知申遺工作的專家之外,不可或缺的,還有研究春節的民俗學專家。
蕭放,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長期深耕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産、鄉村社會治理等研究領域,從2022年春節申遺工作開始時,便作為專家顧問參與其中。
記者:對於整個這樣一個申遺的過程,你當時最在乎的點是什麼?
蕭放:春節作為一個民族的大節日,怎麼去上升為人類的節日,那其實就是我們要從文本、寫作提煉裏邊,要找出哪些東西是跟我們《公約》要求一致的人類性的問題,那春節恰恰是有很多具有人類性價值的東西。
準備申報材料是申遺工作的核心任務。按照事先已經明晰的時間流程,春節申遺的文本要在2023年3月31日之前提交,從2022年7月開始計算的話,工作時間為8個月。
但2023年1月,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在對公約的名錄機制進行反思後,調整了申報文本的格式和標準,這導致春節申遺文本要按照新的標準進行調整。
巴莫曲布嫫:我們一看這個新表,我們覺得難度更大了,為什麼呢?簡化了表格,實際上是加重了我們的負擔。比如説,每一個表項都要涉及,對你要申報的這個項目,我們叫作遺産項目或者叫非遺項目,要進行一個簡明扼要的描述,就是春節的簡介。原來的表格給的字數限制是250個英文單詞,那個時候我們都覺得很難。春節是傳統節日裏面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實踐形式最為豐富的,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我們怎麼200個英文單詞把它講清楚,而且還要符合公約列入的標準。
簡化後的表格要求項目介紹不超過200個英文單詞。對工作組中來説,用200個單詞來傳遞春節最最關鍵的基本資訊無疑是一道難題。
“按照中國傳統曆法,正月初一是春節,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在春節前後,圍繞著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團圓和諧的共同主題,人們開展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歡慶這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過程俗稱“過年”。”這就是反覆推敲,歷經錘鍊的,被限制在200個英文單詞以內的項目介紹的第一段,這當中每一個概念都包含了漫長歷史的沉澱和時光流轉的印記。
劉魁立:年實際上是時間制度中間的一個關節,前面你不把整個時間度過,你就沒有辦法説年。
劉魁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非遺保護專家,我國把傳統節日端午、清明、中秋列入國家法定假日得益於他的推動。他在研究中指出,春節不僅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時間制度的重要體現。
年是農業社會的時間標誌,體現著農人的生活節律。夏商時期産生的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把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而歲首被稱為年,可追溯到周朝時期,漢武帝太初元年,歲首被正式確定為夏曆正月初一。而正月初一被稱為春節,則是在辛亥革命勝利後。同樣作為時間制度,二十四節氣的出現早于歲首。
中國歷史上是以農業立國,農耕文明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的祖先需要掌握天文、氣候、物候的變化,數千年的演進推移中,時間節點累積人文內涵,“年”成為中國人生活中意義最大的時刻。
劉魁立:兩個時間週期交接的這個過程中間,我們會有一個特殊的、紀念性的活動,這個慶祝活動我們就是打算把昨天送走,而迎接明天,這個歡樂實際上是帶著我們的願景,對於願景的期望,實際上也是對於整個我們人類生活的一次非常好的檢閱。
而春節申報材料中的視頻資料,也就是申報片,很好地對應著遺産項目的名稱:“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
當把春節作為社會實踐來看待時,人就成了這一實踐的主體。歲歲年年中,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選擇的過年方式,造就春節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春節記憶。
劉魁立:當孩子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在一個小城市,那個小城市當時是處在被日本侵佔的那樣一個環境裏頭,是一個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祖國是中國的一個環境裏頭。
劉魁立出生於1934年,他的家鄉在海拉爾。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地區實行殖民教育,中國文化被刻意阻斷,但春節仍然頑強地成為劉魁立難忘的童年記憶。
劉魁立: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中國人,問你是什麼人,那個時候叫作偽滿洲國人。在那種情況下,説到過年大家就會説這是中國年,在這個時候把中國和年聯繫在一起了,所以那個時候對年的期盼,家家都會在門口擱上一個小木箱,有的人認識的,過一段時間他會來拜年,有的人不太認識的,或者是比較疏遠的這些,都會做一個賀年片,相當於現在咱們的所謂微信,投在這個箱子裏面,每天早上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門口去,就覺得幸福得不得了。後來到1945年知道中國是我的祖國,是我的親媽。再過年,那種興奮勁就比小的時候更加理智,更加歡快。
熟悉傳統的人都知道,春節開始於臘八,結束于正月十五,前後約四十天,臘八過了就意味著進入年節階段。
春節是中國人的一次全體總動員,回家則是動員令開啟後的一致行動。
記者:你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在堅守的是什麼?
蕭放:家,就是回家,他堅守的是家庭的一個概念。中國之所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之所以有文化幾千年不絕,就跟家有關係,今天我們説強調了社會穩定、社會秩序,強調鄰里、家的建設、家風建設,一年一度的情感聚合,就是在春節的實現。
豐富完整的過年儀式中,大年三十是高潮,年夜飯則是這個夜晚當中的重頭戲。中國人自從有了“年”的概念,就有了年夜飯。在這頓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中,餃子是許多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承載著團圓的寓意,也寄託著對新年的期盼。
蕭放:我們中國人幾千年是很窮的,很貧,匱乏經濟,吃不飽、過不好是常態,但是我們仍然希望我們未來有好的生活,所以我們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就有元寶這個財富的象徵。所以餃子包的過程中,特別講究,不僅説我包要包好,還得擺好。擺有兩種擺法,一種擺是縱橫擺,縱橫擺的時候是叫路路通,路路通就是我們未來來年很幸運,很通達,財富很好,五路財神都有。還有一種是圈擺,中間一個大餃子,擺九圈,叫圈福,把福氣圈住,這樣也是祈求一個幸福生活,所以春節的根本性質是辭舊迎新,祈福求祥,這八個字是春節所有習俗根本性的內涵。
2023年的春節是申報材料準備最為緊鑼密鼓的時候。工作組既要對文本進行充分的討論,同時,還要深入到社區採集春節實踐的影像資料。新的申遺表格有一重大變化,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對應糧食安全、醫療保健、優質教育、性別平等、包容性經濟發展、環境的可持續性、和平與社會凝聚力這七個行動領域,要求申報締約國確保每一項非遺的保護和申報都要與這些優先行動領域高度相關,以説明對當下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的貢獻。
2023年3月31日,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春節”的申報材料。2023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一年後的2024年12月4日,“春節”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巴莫曲布嫫:它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通過申報春節,中國的一個非遺實踐怎麼樣能夠印證人類的文化多樣性,並激發人類的創造力。所以要從一個項目以小見大,這就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就是要促進文化間對話。
在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決定中,有這樣一段關於“春節”的推薦語:在中國,慶祝春節昭示著又一個新年的開啟。該遺産項目涉及各種社會實踐,包括祝福祈願和家庭團聚。中國民眾都是傳承人和實踐者。該遺産項目還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理念。
隨著海外傳播範圍的日趨擴大,春節已成為世界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據不完全統計,當前近20個國家和地區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文化盛事。
對非物質遺産的界定和保護是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演進中逐漸清晰和完善的。早在1972年,聯合國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提出,則是在31年之後的2003年。
我國在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以來,積極履行該公約規定的義務。2006年,國務院公佈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春節也在其中。此後,中國逐步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作名錄體系,認定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截至2022年11月,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057人。
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我們學會了用另外一雙眼睛看世界,過去我們關注的全是物,但現在我們透過物看到了怎麼做物,怎麼造物。
2024年12月5日,“春節”申遺成功的第二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委員會審議並通過我國“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和“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三個非遺項目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加上“春節”申遺成功,中國共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代表作名錄39項,急需保護名錄4項,和優秀保護實踐名冊1項,共44項,總數居世界第一。但蔚為壯觀的文化資源和持續增加的投入並不能完全對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脆弱性。即便是春節這一文化認同感極強的重大節日,如果從文化遺産的角度去觀察,也會有人不時發出“年味越來越淡”的感嘆和擔憂。
蕭放:比如拜年,最早的拜年真的是跪下,就是説河北衡水那邊地方的人,如果過年在路上碰到自己舅舅,就地就跪下去了。
記者:年輕人現在就覺得這些東西我繼承起來,或者傳承起來覺得很怪異,所以有很多的一些傳統習俗會慢慢消失掉或者淡化掉。
蕭放:但有些東西是不能省的,你要是把過年的拜年省掉,把過年對親戚親人的看望省掉。人不在關係中你很自由,但也很孤獨。中國人不是自己個人的自由,你做什麼事情,都得給家庭負責,給祖先負責,做事情不能輕易去處理自己,也不輕易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有很多制約你。這個律己的東西讓你形成一個自覺意識。我記得蘇軾曾經説過,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風俗特別重要。
春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是榮光,也是責任,意味著要把這份人類共有的遺産發揚光大,並對人類社會當下與未來的發展有所擔當。這註定即將到來的蛇年春節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