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趕年集的新魅力

2025-01-24 13:4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春節臨近,各地的集市熱鬧了起來。

  特色小吃、鮮肉凍貨、水果乾果,還有香味撲鼻的年宵花、紅彤彤的對聯福字,火熱的大集上,喜慶的氛圍撲面而來。

  如今,網購已經非常方便,手機支付便可坐等收貨。集市有什麼魅力?是什麼吸引人們趕大集?

  傳統大集年味兒濃

  記者走訪發現,年關將近,不少鄉村、城區活躍著各具特色的傳統大集。集市上的攤位自成特色,一輛車、一張桌子、甚至在地上鋪一塊布,就成了一個攤位。在這裡,東西便宜種類多,顧客可以全場隨意選購;還可以砍價,享受購物的樂趣。

  家住北京的包博倫是集市常客,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門頭溝區西楊坨大集採購一番。“集上的東西比超市和網購便宜,有的水果按‘盆’賣。”包博倫説。

  浙江杭州,拱墅區小河直街手工藝品攤主王女士説:“這幾年城市居民來‘趕集’的多了不少。以前更多是周邊的人或者偶爾路過的遊客。”

  集市的繁榮,不僅要有客流量,還要看成交額。山東濟南的繡惠東關大集是當地知名大集之一。個體戶郭文廣常年在東關大集上售賣小張年糕。“臨近年關是銷售旺季,每次大集一天的銷售額在15000元以上。”郭文廣説。

  在浙江紹興的山陰城隍廟會,紹興諸暨“西施小點”共富工坊負責人周墾説:“遊客越來越多,元旦期間我們的西施團圓餅基本在晚上9點左右售罄,6天的銷售額能達到10多萬元。”

  集市不僅讓攤主們有了更多收入,也給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帶來了利好。

  紹興市越城區倉橋直街路口的“尋寶記”紹興菜館,在廟會期間生意異常火爆。“廟會期間,店單日接待量突破1萬人次,營業額穩步增長。”尋寶記創始人張亮表示。

  “首屆山陰城隍廟會有超過35萬人次參與,帶動沿街商業消費增加5000多萬元。預計今年將會吸引更多遊客參與。”第二屆山陰城隍廟會活動負責人黃夏峰説道。

  “集市已成為一種頗具潛力的商業形態,演變為包含美食、文創、旅遊的創新載體。一桌特色菜、一次農事體驗、一場特色戲,都能吸引更多外地人打卡集市。”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毛學峰説。

  看一場年俗表演

  臨近春節的集市上,傳統的非遺元素隨處可見。“一站式”置辦年貨的同時,看一場民俗表演,更能體驗到年味兒。

  逢年過節,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舞是當地歡騰慶祝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從2025年1月15日(臘月十六)到2月12日(正月十五),揭陽、潮州、汕頭三地的英歌隊將進行數百場英歌舞表演。

  在山陰城隍廟會上,身著華麗戲服的演員們在舞臺上用精湛的演技和婉轉的唱腔,將一個個越劇經典劇目演繹得淋漓盡致。觀眾們或駐足欣賞,或拍手叫好,許多孩子更是被華麗的服飾和生動的表演所吸引。

  廟會的另一側,一條由百餘條板凳串聯而成的“板凳龍”穿街而過,鼓樂齊鳴,熱鬧非凡。“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板凳龍,特別新奇。”來自河南的李先生興奮地説。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産處四級調研員范立平認為,非遺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讓傳統非遺文化因素融入現代生活,既保持文化傳承的特性,又具有服務當代社會的實際價值。抓住傳統節日時間節點,把具有節日特色、傳統技藝、文化記憶的非遺産品進行開發創意展陳,是一種很好的探索。

  尋找鄉愁記憶

  趕集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和難以割捨的鄉愁,也是人們體驗原生態生活的場景。

  早上不到九點,在北京通州區的臺湖大集,不斷有拉著購物小車的人趕往集市。北京市民任先生一家也早早地到了集上。

  “以前姥爺經常蹬著三輪車帶我到集上買柿餅,大了再來到集市,瞬間勾起了童年的記憶。”任先生説。

  在任先生的記憶中,兒時的大集上攤位一個挨一個,錯落有致,中間只留出一條窄窄的過道。趕集的人摩肩接踵,孩童的手上是玩具零食,大人的袋裏裝著柴米油鹽。

  冬日暖陽下的臺湖大集,目之所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熱氣騰騰的小吃,擺滿新鮮肉類蔬菜的攤位;耳畔聽到此起彼伏的還價聲,攤主賣力的吆喝聲……煙火氣在集市上更加具象化。

  毛學峰對記者表示:“年輕人和城市消費群體傾向於在鄉村大集上尋找兒時記憶。在他們眼裏,鄉村大集不止是購物空間,也是感受濃郁鄉土氣息、寄託鄉愁的載體。”

  如今,上哪兒趕集不再局限于打聽和口口相傳。在社交平臺上,與“趕集”相關的話題有超千萬“在看”,還有許多關於集市的精彩片段,網友們分享著自己的“趕集攻略”。河南的李先生就是通過短視頻得知了山陰城隍廟會,“看短視頻覺得這裡好熱鬧,也很好奇,想體驗體驗南方的年味兒。”

  社交媒體截圖

  浙江的周曉驍則是想找點過年的儀式感。“現在生活節奏變快,來一趟集市,節日氛圍濃厚,從集體的歡騰中收穫了滿身能量。”(參與報道:汪菁璐、秦來玲、陳凱昊)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