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中國行國寶畫重點丨青銅之下的商朝“四方密碼”

2024-12-29 09:2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

  綿延500餘年的商王朝

  以中原為中心

  經略四方

  禮制的形成

  文明的繁盛

  推動商王朝以青銅文化為標誌

  跨越黃河流域

  東臨海岱、西抵晉陜

  南至長江、北達燕山

  在盤龍城遺址發現70週年之際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

  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聯合全國25家文博單位舉辦

  “商翼四極——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

  一系列最新的考古成果

  連同“四方”商代精品文物

  盡顯商時期

  “南鄉”“西土”“北境”“東方”

  各地風貌

  闡釋中華文明

  綿延不絕、創新交融的

  文明演進序章

  青銅器

  是商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

  其鑄造技術也是當時“高科技”的集中體現

  鄭州商城

  始建於商湯滅夏前後

  延續100多年

  在近70年的商代考古、調查、研究中

  鄭州商城的青銅器主要發現于

  窖藏坑和貴族墓葬

  出土于南順城街窖藏坑的

  銅方鼎

  形體厚重

  是該窖藏坑4件方鼎中最大的一件

  位於鄭州商城西城墻南段外側約40米處

  應為商人將祭祀所用青銅器

  瘞(y)埋於此

  南鄉

  商代早期

  長江流域

  是商王朝擴張的重心

  盤龍城從一個南方據點

  一躍成為長江中游

  規模最大的中心城市

  它既是中原王朝南下長江的直接要衝

  又是輻射周邊的中心區域

  隨著商文化大舉南擴

  盤龍城作為資源流通的“轉机站”

  將南方的銅礦、硬陶

  和原始瓷器輸送到中原

  湖北武漢盤龍城遺址

  楊家灣11號墓出土的

  銅圓鼎

  是目前所見

  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銅圓鼎

  盤龍城與鄭州商城關係緊密

  二者在禮器的

  材質、器類、組合方式、觀念習俗等方面

  保持高度一致性

  在盤龍城存續的300年間

  這種聯繫持續不斷、同步發展

  西土

  溯江而上

  經過盤龍城

  進入四川盆地

  這裡活躍著古蜀文明和商文化交織而成的

  三星堆文化

  共同鑄造商代青銅文明的宏偉圖景

  國字臉、顴骨突出、劍眉緊蹙

  杏仁眼、眼珠微凸、鼻梁高挺

  上著外套、下著短裙

  這是三星堆出土青銅人像的典型特徵

  北境

  中商時期

  商王朝向北擴張

  在冀中南地區建立起密集的聚落群

  在更偏北的燕山南麓

  商王朝以此為據點

  與燕山以北的草原地區展開深入交流

  北方草原的兵器、車馬

  乃至人群輸送至中原腹地

  北京平谷劉家河商墓

  出土了成組的青銅禮器

  又出土有北方草原民族代表性的金飾

  反映了商王朝與地方族幫勢力間的

  政治統屬關係

  獸面紋銅卣(yǒu)

  與盤龍城李家嘴1號墓出土的

  提梁卣形制紋飾相似

  反映了商文化輻輳四海的氣度

  東方

  早商時期

  商王朝的影響

  已達魯豫皖交界地區

  與東方本土的岳石文化並存近一百年

  直至晚商的到來

  以殷墟為中心的商文化

  在南、西、北三方大幅收縮

  唯獨向東高歌猛進

  在長期的推進過程中

  商夷相融

  商之東土

  人口繁盛、聚落稠密

  目前已發現高等級聚落50余處

  山東青州蘇埠屯1號墓

  是除安陽殷墟以外

  目前所見唯一一座

  帶四條墓道“亞”字形大墓

  該墓出土人面鉞共有兩件

  這是其中鑄有銘文的一件

  因其猙獰面孔中帶有“萌”趣

  成為新晉“網紅”青銅器

  “亞醜(chǒu)”是誰?

  “亞”即亞旅、眾大夫,或為武官之稱

  “醜”是族名或私名

  可能是商王派駐守衛東土邊界的職官

  同時在王朝兼任小臣之職

  曾受王命參與征伐夷方的戰爭

  上承夏代

  下啟西周

  商王朝以自信包容的姿態

  接納八方

  南之冶金、北之車馬

  西之黃金、東之制鹽

  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院長萬琳説

  “四土資源內聚

  不斷涵養中原

  締造出輝煌壯麗的商文明

  以青銅禮器為代表的禮制亦為四方接納”

  中華版圖逐漸形成

  文化交融匯聚的商文明共同體

  印證了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歷經數千年

  文脈不斷

  藏禮于器

  以器述史

  青銅器淬煉的遠古記憶

  不斷揭開商文明的神秘面紗

  歷史長河裏的中華文明演進密碼

  讓我們共同期待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