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川藏公路繪就多元文化藝術

2024-12-29 08: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拉薩12月28日電 題:川藏公路繪就多元文化藝術

  作者 趙朗 王利文 李江寧 貢桑拉姆

  川藏公路起于成都,終於拉薩,這條進藏陸路大動脈通車70年來,沿途文化藝術因路而興,因路交融,更遠播向海內外。

  一座白色建築臨拉薩河矗立,開館多年,介觀藝術中心已然成為拉薩城市的地標建築。主理人徐應龍1976年隨家人進藏,後又紮根生活在此,他自駕川藏、青藏公路20多次的經歷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圖為拉薩介觀藝術中心局部外景。中新社記者 趙朗 攝

  這位業餘建築師重復拆建了10年,終於建成自己的滿意作品。建築處處可見藏民族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巧思,77個窗戶均能體現出西藏、四川很多地方的藏文化元素。如,抽取氆氌中的圖形做成創意地毯或光影雕版,將象徵青藏高原牦牛文化的牦牛鈴鐺進行重新空間排列裝置。他表示,設計這座建築的初心便是想為大家傳達傳統藏民族文化並建立當代藝術表達。2020年,介觀藝術中心建築本體獲得了義大利A'設計獎空間獎。

  中新社記者從拉薩沿川藏公路向前行,走進“中國弦子之鄉”四川省巴塘縣。66歲的農民王扎西是巴塘弦子非遺傳承人,冬日賦閒時常製作弦子樂器。老人從藝已有50多年,會表演300多首唱詞,他説:“弦子源於農耕文化,是當地人最普遍的娛樂,唱、跳、奏琴,表演形式非常豐富,逢年過節、婚慶都會表演。”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巴塘弦子便從川西偏遠的山區走上了全國性舞臺,我跟著出去演出過。不得不感嘆,靠著當時交通的便利,我們出去演出的次數越來越多,巴塘弦子傳播到了更遠的地方。”王扎西説。

  12月21日,四川省巴塘縣,66歲的王扎西在製作弦子琴。王磊 攝

  繼續前行,走進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縣城。理塘縣政協辦副主任、“勒通古鎮千戶藏寨”景區顧問高小平介紹,明清時期,理塘商賈雲集,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現在是川藏公路的重要旅遊驛站。因為交流頻繁,在這裡能看到貼春聯、吃麵食、祭灶神、炸果子、跳鍋莊等多民族交融的習俗。

  “勒通古鎮千戶藏寨”景區,由13個藏寨4000余棟藏房集中而成,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傳統藏寨群落。在這裡,記者觀察到,有康巴人博物館、天空之城詩歌館、318旅行記憶博物館、藏戲微博物館等9座不同主題的微型博物館。高小平表示,遊客們喜歡在此駐留體驗人文歷史、民族文化、現代公路文化。

  12月24日,康定市街景。薛蒂 攝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一首《康定情歌》讓康定小城廣為熟知。康定市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川藏公路上因歌而火的城市。康定當地民俗研究愛好者昂洛介紹,康定是以藏族為主,漢、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歌詞中的李家大姐張家大哥,還有源於當地的溜溜歌調,呈現了多民族文化的藝術集合,而歌詞、唱調又有各民族文化的特定體現。“我們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像這種特色文化在世界上很受歡迎。”

  走進康定城,情歌元素招牌隨處可見,情歌文化在影視劇、文學作品、文創産品中得以延伸,此外康定情歌文化中心在當地成立。上世紀90年代,《康定情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十首民歌之一,還曾被世界歌王、男高音歌唱家普拉契多多明戈演唱過。

  從藏民族文化到建築藝術,從人文歷史到現代公路文化,70年發展,全長2146公里的川藏公路造就了文化藝術長廊,沿路生花、沿路交融綻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