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些大國重器,就是中國底氣!

2024-10-07 14:2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今年2月7日,在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中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秦嶺站正式建成。自南極被發現以來,這片廣袤而神秘的白色世界,一直吸引著人類去探索。20世紀70年代末,已經有十幾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上百個考察站,而當時的中國,甚至找不到一張完整的南極地圖。中國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的首任站長郭琨曾説,建不建南極站,關乎國家榮辱和民族尊嚴。

  建設南極站

  關乎國家榮辱和民族尊嚴

  中國南極長城站首任站長 郭琨:在南極建不建站,這是關係到我們國家榮辱和民族尊嚴的一個事情。1983年9月,咱們政府派了一個南極代表團出席《南極條約》第12次協商國會議。當大會對議程進行表決的時候,大會主席把木榔頭一敲,請非協商國退出會場,到會場外喝咖啡。在當時每次聽到這個,心裏就是一種屈辱。中國代表團在南極國際會議上,沒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被人驅出會場。這是一種最大的屈辱。為什麼?就是因為你在南極沒有站。

  1984年到今天,我們在南極陸續建成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秦嶺站,一系列科學考察漸次展開。中國極地考察支撐體系逐漸完善,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四十年來,我們在人類極地考察史上留下了了不起的印記。這背後的底氣又從何而來呢?

  

  秦嶺站建設現場總指揮 魏福海:秦嶺站是我們新時代建設的第一個常年考察站,是要常年開展工作的。南極的建築在國內都要搭建一遍,有什麼問題,要在國內解決,不能把問題帶到南極現場。地球的最南端環境非常惡劣,隊員的凍傷也是時有發生。機械師在修車的時候,他戴著厚厚的手套,沒法去擰螺栓,他可能在短時間內把手套摘下來,就有凍傷的風險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領隊 夏立民:中國第27次南極考察隊的時候,在崑崙站,我有一個隊員出現了嚴重的高山反應,嚴重到他當時有可能死掉了,血氧含量到了50%,即便吸氧都不行。家裏邊給我們協調了一個救援飛機,所以我們的後盾依然是非常強大的。在那個環境下,不需要內心過於強大,因為這個時候,你不是一個人,你是一個集體。很多的事情,是依靠群體共同的力量去解決的。而且我們會知道,在我們的身後是14億的人。

  此時此刻

  五星紅旗正在月亮上“飄揚”

  中國人不光在地球兩極留下了了不起的印記,這一年,中國航太人又在月球留下了“人類首次”的印記。今年6月25日,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為我們帶回了1935.3克月壤。這不僅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採樣成功,同時也是中國航太創造的一項世界紀錄。

  

  這一年,我們不僅從月球的背面採回了月壤,我們還再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中國人的獨特印記。嫦娥六號在完成月表採樣後,將一面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這是中國首次在月背獨立動態地展示國旗。此時此刻,這面五星紅旗正在月球上“飄揚”。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飛離地球、遨遊太空是中華民族很久以來的夢想。從2004年工程立項至今,中國探月工程已經走過了20年。而對於我的同事資深航太記者崔霞來説,這也是她追月的第20年。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今年是中國探月工程立項20年,也是我作為總臺記者報道嫦娥系列任務的第20個年頭。如果要從整個探月工程採訪中選出最令我難忘的一幕,2007年的嫦娥一號任務絕對是最激動人心的。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號到達月球附近,實施近月點剎車。幾分鐘後,飛控大廳的螢幕上顯示,嫦娥一號被月球引力精準捕獲,繞月成功。這一刻,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2010年的嫦娥二號發射,全國觀眾是首次通過新聞聯播的直播,看到了嫦娥奔月。嫦娥發射的全程直播,這是技術進步的體現,更是探月工程實力的象徵。嫦娥二號實現了對月球的高精度測繪、嫦娥三號攜“玉兔”號月球車成功著陸月球、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著陸巡視探測、嫦娥五號從月球正面採集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我們看到了一面面五星紅旗,在月球上亮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對於前無古人的中國探月,有多少星辰大海,就有多少百折不撓。

  

  時任嫦娥一號任務01號指揮員 李本琪:中國人歷來被逼到墻角以後,這個勁兒還是挺足的,你比如説嫦娥工程,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挺難的,太多的東西需要去克服,但是你是個大國,總得為中國人爭口氣吧。

  架起地月新“鵲橋”,實現月背“精彩一落”,“挖寶”主打“快穩準”,月背起飛“三步走”,月背珍寶搭上“回家專車”,2024年,嫦娥六號完成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宇宙接力,更是帶回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採集的月壤。

  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 欒恩傑:我們有能力為人類的發展做出我們自己的奉獻、貢獻,中國人要有自己的話語權,要有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位置。你説你什麼最高興,是後續有人。

  深中通道串起大灣區“煙火氣”

  中國在探索人類未來的征途上越跑越快,當然也加速奔跑在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路上。在伶仃洋上,一個世界級的跨海通道破浪而出。中國建設者歷經7年論證、7年建設,深中通道在今年6月30日正式通車。

  

  它擁有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世界上最長最寬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曾創下141天最快成島紀錄。它是世界首例橋、島、隧、水下樞紐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以10項國際領先技術、10項首創重大裝備等成果,展現在世界舞臺。從此,中國又多了一張新的“中國名片”。深中通道開通後,究竟給大灣區人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要從“煙火氣”説起。

  去中山吃乳鴿,再去深圳沙井吃生蠔……有人説,深中通道改寫了灣區協同發展格局,調整了城市産業鏈,提高了物流速度,也改變了大灣區的“食物鏈”。

  中山市餐飲食品行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張偉雄:深中通道的開通就是黃金大道的打通,讓深圳、香港、東莞居民更容易親近我們中山,人流量也大增了。我們店可能一天要接待四五千人次,我們增大了鴿子的量,一些魚蝦、海鮮、生蠔或者蔬菜都比以前的進貨量提高了一倍。

  

  據統計,深中通道開通後,日均車流量達到10萬輛以上。事實上,今年以來,新交通所帶來的加速“引流”,讓大灣區成為最具煙火氣的城市群之一。今年5月,連接廣州、東莞、肇慶、惠州、佛山五座城市的“灣區大號地鐵”開通。一盒東莞當地有名的“燒鵝”打包回廣州,依然熱氣騰騰。

  今年10月1日起,京港、滬港間開行的“夕發朝至”列車,繼續壓縮列車旅行時間,沿途停站優化。贛州到深圳、長沙至廣州的高鐵提速運作,而作為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的深中通道,更是從今年6月份開通以來,不斷迎來通行高峰。“跑”進灣區的速度越來越快,灣區“生活圈”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大。一個高速發展的大灣區,也在因為交通路線的延伸、人的流動,變得更加溫情。

  澳門文化旅遊聯會會長 胡惠芳:覺得好大的驚喜和好大的收穫,我們回到澳門也都可以將吃乳鴿這個感受,在澳門和所有市民分享。

  

  放眼大灣區,人們用美食標注城市的坐標,用風味衡量兩地的距離,背後都藏著交通頂層設計的“灣區密碼”。從灣區人的一天,到中國人的一天,時空在不斷壓縮,每一條“最長”的路線,都藏著“最快”的期待。

  南極科考站、月球探路者、跨海大通道,每一項大工程裏你都能看見中國人的自立自強。我們以科技自立自強鑄就大國重器,這些大國重器又在不斷澆鑄中國人自立自強的底氣。未來,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們更美好生活的堅實保障。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