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中國行山河弦歌|“中軸線”和“中軸兒線” 對北京人竟有這麼大區別?

2024-10-02 17:30:00
來源:央視號
字號

  在新聞裏,北京的中軸線叫中軸線。但是在大多數北京人的口中,那叫“中軸兒線”。相聲《普通話與方言》裏有這麼一段:

  侯寶林:“冰棍兒”,它加這個兒化音,叫你聽這東西不大。

  郭啟儒:噢!就是小的意思。

  侯寶林:“哎!您瞧,天熱呀!來棵冰棍兒。”你要不用兒化音,聽著多可怕呀!“今天熱啊!你來棵冰棍。”

  郭啟儒:嗬!

  

  侯寶林先生總結得到位。一個“軸兒”,讓這條全長7.8公里的恢宏軸線,不僅作為這座古都的抽象脊梁,更化身輕盈飄舞在市民最日常的生活中、把一座城與一個人聯繫起來的真實紐帶。

  北京人會説“去永定門”“上天安門”“奔鼓樓那兒”,而不會刻意説“到中軸線去”。但是,對方向格外敏感的北京人説到“東城西城”“東邊西邊”的時候,這條嘴上不説的古老軸線,卻分明劃在一代代北京人的內心當中。

  今年30歲的笪顥天就在中軸線附近長大。對小時候的他來説,中軸線就是全國人民嚮往的天安門故宮,是古樹參天的天壇和“失而復得”的永定門城樓,甚至是能買到最新遊戲機和光碟的“鼓樓那片”。如今再問起來,笪顥天説,中軸線,是咱中國人的一門哲學。

  笪顥天:北京中軸線是一組建築,但同時也不只是一組建築,背後反映出來的是中國人的哲學觀念與營城理念。這些理念在中國人上千年的都城營建中不斷地被實現,從曹魏鄴城到大唐長安,實際上都有中軸線。但是北京中軸線在其中更為突出,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傑出範例,也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建築群。

  四九城裏的孩子,一伸手,是綿亙七百多年的中軸線,一開口,是悠悠三千年的建城史。對歷史和古建的愛好,讓笪顥天成為一名文旅行業創業者,在短視頻平臺上,他用年輕人的視角仰望著建築奇觀,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古建築和滲透其中的歷史人文如癡如醉。笪顥天説,他做文旅自媒體的終極目標,其實也是想構建一條“賽博中軸線”,希望它也能串聯起敢往前看一千年、更敢往後再看幾千年的底氣。

  笪顥天:國家對於文化遺産的重視、保護力度是空前的。在北京中軸線上,一批文物建築恢復了其原有風貌,像景山公園內的壽皇殿,目前已經開放參觀了。還有的像先農壇的慶成宮,屬於已經基本完成修繕,未來普通民眾也可以參觀。很多文物建築都進行了修繕,並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歷史資訊。同時也有一些工程在做“減法”,比如北海醫院的高層建築就實現了降層,這個其實保護的是景觀視廊,讓整個地安門大街的歷史風貌得到了保護。

  北京為保護中軸線做出的努力,30歲的年輕人看到的其實並不是全部。今年65歲的退休幹部崔穎買了幾次房、搬了幾回家,最後還是住回了自己出生、長大的永定門那片。30年前,他做過導遊,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去遍了如今中軸線上的景點,確切地説是“15處遺産構成要素”。説到這,崔穎糾正説:那會上哪有15個?

  崔穎:因為永定門城樓20世紀50年代就被拆除了,到2004年為了恢復中軸線南端這個端點,按照原來的規制又復建了永定門城樓。當時拆完了這個城樓以後的城磚被一個倉庫拿去修墻了。北京市政府決定復建這個城樓以後,把這個倉庫的磚都用了起來,再加上老百姓也都去“獻磚”,把這個城樓又重新建起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産名錄上寫道:它們共同見證了北京城從帝國王都到現代首都的歷史變革,並展現了中國城市規劃傳統。在崔穎看來,這正是北京中軸線最“配”當世界文化遺産的一點:皇家的中軸線,成了人民的中軸線。

  記者:沿著中軸線,往北溜達,過天壇過先農壇,到天橋,天橋那個“橋”現在也建起來了。

  崔穎:對,你説這天橋的“橋”是一座橋,不是泛指的地名的天橋了,這是消失了80多年,到2013年底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它這個橋只供天子走,所以才叫天橋。過去老百姓要走是走這橋兩側用木板搭起來的一個橋。現在老百姓在那晨練、跳舞、放風箏,老北京時代這塊地方根本不可能讓你走,這有一條皇帝走的禦道。

  記者:這禦道,現在老百姓走到哪、敢不敢走,自然反應什麼樣?

  崔穎:因為禦道它是微微隆起的一塊整的石頭,一看就是禦道,老百姓到那一看這個路,都紛紛跳到禦道上去自己去走,沒有不走的,都知道這是皇帝走的,都走一下當年只有皇帝才能走的禦道。

  從“帝都龍脈”到“人民中軸”,在這一老一少兩代北京人眼裏,中軸線都是一個乍一看跟“古時候”比好像沒什麼變化,但細琢磨跟“這十來年”比卻變化很大的神奇存在。笪顥天説,你不能掰著指頭,拿一個數學公式去算計中軸線,因為北京的中軸線是有筋骨的,有血有肉的,是活的。

  笪顥天:在世界範圍內,極少有世界遺産每天有上萬人在其中觀看國家儀式,但是北京中軸線不同,升旗儀式每天舉行,這些民眾是自發地來北京、來天安門廣場觀禮,這樣的儀式與北京中軸線作為世界遺産本身的內涵息息相關。

  今天,如果你來到天安門廣場,會看到人民的中軸線上、人民的廣場上,有最美的花、有最甜的果。

  笪顥天:國慶75週年的花籃亮相天安門廣場,這次的主題還有變化,叫做“蔬果飄香 繁花似錦”,表達對祖國繁榮富強、欣欣向榮的美好祝福。包括還有很多國家儀式、外交儀式都在中軸線上進行,就是北京中軸線所體現的城市功能、國家功能,在今天依然活躍。如果我們放大一點説,這也是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的一個體現。

  今天,北京中軸線仍然在向南北延伸生長,向北經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直抵燕山山脈;向南則延伸至大興國際機場。年輕人念叨著city walk走過康熙乾隆手書的故宮牌匾;點開社交媒體上最火的“公園20分鐘效應”一看,發的是天壇800歲的古樹…… 北京中軸線,是生機盎然的活,更是生生不息的活。

  笪顥天: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北京市民,我對這個城市是有感情的。我希望這座古老的北京城,能夠在未來依然保存著北京城的樣子。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傑作》一文中這樣寫道:“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産生。”所以中軸線對於北京城太重要了,我知道在未來只要北京中軸線還在,北京城就依然是北京城。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