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獲得感更充實 支撐發展更有力——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熱點問題

2024-09-27 10: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題:獲得感更充實 支撐發展更有力——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熱點問題

  新華社記者楊湛菲、徐壯

  “雙減”政策三年來實施情況如何?調整本科專業設置出於何種考慮?如何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6日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公眾關心的問題。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教育部副部長吳岩、教育部副部長王光彥出席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優質資源廣泛共用

  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學生資助覆蓋全學段,累計達到14億人次;營養改善計劃惠及4.2億人次……發佈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分享了一組數據。“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更加充實。”他説。

  “雙減”事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雙減”政策自2021年7月出臺以後,備受社會關注。

  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介紹,三年來“雙減”工作可概括為“雙降雙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大幅度下降、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下降;自願參加學校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提升到90%以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學品質明顯提升。

  推進“雙減”目的是“雙升”,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鞏固‘雙減’成果,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王嘉毅説。

  針對社會關注的中小學課間活動時間問題,王嘉毅表示,一些地區課間時間延長,是落實“健康第一”理念的有效抓手,要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每天保證一節體育課,另外課後再鍛鍊一個小時。

  教育強國建設是人口高品質發展的戰略工程。教育部副部長王光彥表示,要進一步優化城鄉學校佈局,促進學校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在區域內統籌調配、交流輪崗,以教育數字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用。

  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配機制

  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近期一些高校調整了本科專業,在推動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過程中,如何科學合理調整和優化本科專業設置?

  教育部副部長吳岩在發佈會上披露,12年來,我國新增本科專業布點數2.1萬個,撤銷或停招不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數1.2萬個。今年增設國家戰略急需專業布點1673個,撤銷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1670個,調整力度空前。

  下一步,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將在提高本科專業建設與國家戰略急需的適配度、提高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專業建設與區域發展的適配度、提高本科專業建設與學生全面發展的適配度上下功夫。

  在推進高校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懷進鵬表示,教育部將通過實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支援高校更有效發展;在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方面建立有效機制,既要把已有知識和實踐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結合,也要把創新成果和産業需求相結合;支援鼓勵一批青年教師深入到長週期的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研究中。

  此外,還要加強“留學中國”品牌和能力建設,特別是“雙一流”大學,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學習、來華交流,提升世界重要優秀人才培養和聚集能力。

  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職業教育是培養工匠的沃土。針對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吳岩提出了四項重點工作。

  ——推進職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學實施勞動教育、職業啟蒙教育,開設職業體驗、技能類課程,從小培養學生掌握技能的興趣愛好。推動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進一步完善職教高考內容與形式,優化中職學校與高職學校、職教本科、應用型本科學校的銜接培養模式。

  ——深化産教融合。做實“一體”(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建強“兩翼”(市域産教聯合體和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結合的緊密度、與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的適配度。

  ——提升辦學能力和培養品質。瞄準技術變革和産業升級,深化産教融合,系統推進專業、課程、教材、師資、實習實訓基地等關鍵要素改革。

  ——創造良好環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讓“一技在手、一生無憂”深入人心。

  卓越工程師是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所需要的國家戰略型人才。懷進鵬透露,最近將召開卓越工程師産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我們還將發佈中國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加強國際合作,為世界工程教育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