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中國成立75週年光輝歷程經驗與啟示述評之三

2024-09-26 18:59: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中國成立75週年光輝歷程經驗與啟示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

  75年砥礪奮進、團結奮鬥;

  75年不忘初心、矢志為民。

  在共和國歷史豐碑上,“人民”二字,重若千鈞。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生活水準連續邁上新臺階,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誌。

  “怎麼稱呼您?”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村民石拔三同習近平總書記的對話,傳為佳話。

  8年後,河北大貴口村,村民霍金激動地跟總書記嘮家常:“這些年來我們國家變化太大了,老百姓種地政府給補貼,病了有醫保,大病還有救助,養老也有保障。有總書記領導,人民真幸福!”

  “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句話不是一個口號,我們就是給老百姓做事的。”習近平總書記回應道。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不少群眾掙紮在貧困線上。2023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39218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約76倍;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26796元,比1956年實際增長約36倍。

  從解決溫飽到全面小康,從防災減災救災到抗擊新冠疫情,75年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無一不是黨和國家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生動寫照。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坐落在高山深谷間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滿山的臍橙樹鬱鬱蔥蔥。2020年6月30日,阿布洛哈村實現“車路雙通”,標誌著我國最後一個具備條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徹底打通。

  如今,村裏的臍橙等農特産品不僅能夠方便地“走出去”,外來的資源也能順暢地“走進來”。一進一齣,阿布洛哈村因路而“興”。

  這條短短3.8公里的通村路是攻克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的縮影,兌現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

  “人民就是江山,共産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75年初心不變,深厚的為民情懷和歷史擔當在神州大地迴響。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生活處於極端貧困狀態。20世紀50至70年代,城鄉居民生活得到了逐步改善,但農村貧困問題始終突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實施大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匯聚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接續奮鬥,到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居住、生活條件全面改善——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居住條件很差。改革開放後,城鎮居民住房短缺的情況逐步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居民居住環境持續向好,生活更加便捷舒適。截至2023年,全國範圍內通電和通電話的社區已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地區分別有99.9%和99.8%的戶所在社區實現通有線電視信號和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10.7個和1.5個百分點。

  各項社會事業欣欣向榮——

  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多渠道擴大托位供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不斷推進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發力。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社會受教育水準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碩果纍纍。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時代在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堅定如磐。

  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2022年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閉幕後首次京外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當選的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延安,瞻仰革命聖地。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

  這一次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全黨同志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回望共和國75年歲月,巨大的發展進步,不僅是人民群眾用勤勞雙手“幹”出來的,更是人民群眾靠拼搏奮鬥精神“拼”出來的。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中國人民在逆境中奮發、在奮鬥中自強的歷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勤勞的中國人民響應號召,投身社會生産建設,修建基礎設施,支援邊疆開發;改革開放後,從實行家庭聯産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人民群眾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進入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克時艱戰勝世紀疫情,力量和信心始終來自人民。

  “只要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能擁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

  《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曾感慨:中國共産黨總能從大多數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

  歷史雄辯地證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只要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能擁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

  7月15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偉大變革開啟。

  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直接關係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參與者。對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全會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這是2019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一句古語,意在強調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匯聚激發14億多中國人民的磅薄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收集群眾訴求、聽取社區服務建議、溝通就業創業政策……在深圳市蓮花街道福中社區,“黨員擺攤,群眾趕集”成為週末新場景。讓企業和群眾享受家門口多樣化服務,切實擦亮民生底色。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新時代,共産黨人仍需要自覺問計於民、問需於民。

  “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話語堅定。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75載長歌奮進,一組對比令人感慨萬千——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如今,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品質的教育體系,有2.91億學歷教育在校生。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明方向。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迫切需要通過改革來打通“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制約。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持續增進人民福祉。

  ——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75年來,我國不斷增加民生投入,夯實民生之基,厚植人民福祉,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就業形勢長期穩定:75年來,我國就業總量大幅增加。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貫穿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就業空間不斷拓展,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75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保障體系改革進入全面覆蓋和深化階段,社會保障水準顯著提升,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越織越密的社會保障網有力發揮了可持續的托底作用。

  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75年來,我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表水環境品質繼續向好,重點流域水質改善明顯;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讓現代化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

  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優質的教育、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須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將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系列部署:完善收入分配和就業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

  如今,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援體系逐步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深化……一系列舉措和部署持續回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盼。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持續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日前,浙江一些地區在市集上融入了“共富”元素,通過為低收入群眾和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減免攤位費、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助推村集體經濟增收分紅等方式助力共同富裕,百姓稱之為“共富市集”。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選取浙江省先行先試,為全國促進共同富裕探路示範。

  從試點先行,到推動協調發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再到進一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奔向共同富裕,蹄疾而步穩。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

  “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展望未來,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指明方向路徑,著力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過去的輝煌屬於人民,新的征程依靠人民。

  新時代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人民至上,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定將凝聚起14億多中國人民的磅薄力量,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