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增至364種,“鳥類天堂”頻添貴客
日前,“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來到崇明東灘候鳥棲息地,這是上海首個世界自然遺産。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主任鈕棟樑透露了一個最新消息,截至今年7月,保護區已確定鳥類數量364種。此前,保護區對外公佈的數據是累計記錄到鳥類300余種,這説明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選擇東灘作為“服務區”和“加油站”的候鳥也越來越多。
鳥類名錄的更新,絕非簡單做加法。鈕棟樑説,相比以前,名錄主要增加了林鳥種類,也體現了東灘的物種多樣性。“統計工作仍在繼續,還有一些鳥類正在請專家鑒定,名錄的總體情況計劃在今年國慶前後發佈。”
夏秋交替,今年候鳥的“先頭部隊”已陸續抵達崇明東灘。站在保護區的生態大堤上遠眺,一側灘塗遼闊,水鳥聚集在水邊覓食;另一側則是蘆葦、海三棱鑣草生長茂盛,不少鳥兒隱蔽其中。在東灘,每年都有“稀客”“貴客”光臨,並逐漸成為這裡的“常客”,甚至定居成為“主人”,是這片“寶地”生態魅力的最佳佐證。
為了研究和保護好鳥類資源,東灘保護區堅持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監測,系統性推進鳥類調查統計工作。
從表面上看,鳥類種類由原先的300多種增加為364種,而實際情況則是新增鳥類遠不止這些。鈕棟樑解釋稱,本次統計工作對原有名錄進行重新評估,某些鳥類近年來不再出現在東灘,就先從名錄中去掉,還有一些鳥類雖然沒有被收入名錄,也是保護區重點關注的對象。比如連續兩年監測到大紅鸛,這種鳥嘴長而粗大,形似靴子、略帶彎勾。從分佈地點來看,東灘並不屬於大紅鸛的長久棲息地,研究人員會繼續追蹤它的來源。
隨著一系列生態修復項目實施、長江大保護舉措落地,東灘的候鳥數量連年攀升,保護區于2022年起啟動林鳥環志工作。根據記錄,去年1月底,工作人員捕獲2隻雄性藍喉歌鴝,這是該種鳥類首次在東灘保護區被環志。藍喉歌鴝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常棲息在蘆葦叢或灌叢中。
去年5月,工作人員在生態修復區隨塘河旁邊的灌木中發現一隻雄性中華仙鹟,這也是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這種鳥繁殖于中國,是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的不常見夏候鳥。工作人員為其佩戴金屬環並進行測量和記錄,林鳥環志工作旨在了解和研究鳥類的遷徙動態、壽命、種群大小和結構,以及有關生境、行為等方面的科學問題,這將為保護區合理制定環境保護和鳥類資源保護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生態路上永不停歇
整個保護區內70%的鳥類集中在生態修復區的24平方公里內,精細化控制水位和植被面積,才能保障鳥類棲息的功能。隨著林鳥增多,保護區加強了輪割蘆葦管理,營造豐富多樣的濕地生境。
鈕棟樑介紹,除了鳥類,對於底棲生物、植物的監測也有一套科學體系。依託東灘獨特的自然條件,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加大科研監測力度,推動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為生態保護提供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保護從來不是封閉的。目前,崇明東灘保護區科普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市民可以預約參觀。該基地設置4個展館,參觀者可以熟知東灘申遺歷程、體驗自然教育活動、了解生生不息的物種。
鈕棟樑坦言,保護區目前的開放程度還不能完全滿足公眾需要,加強生態保護、降低人為干擾依然是優先考慮。在此前提下,保護區工作人員需要細緻考慮哪個季節、一天的哪個時段適合公眾進入,比如:北八滧設置繁殖區域,而這段時間是繁殖季,肯定嚴禁進入;冬季雁鴨類較多,膽子也大,人類在兩三百米遠處的活動對它們影響較小,可以組織觀鳥賽或攝影活動。“我們還要加強科研監測,加強科普宣教活動,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保護區的保護、管理中來,讓更多人能夠體驗生態保護的成果。”他説。
作者: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