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品質強國 夯實中國式現代化根基
【光明時評】
作為我國品質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性品質會議,中國品質大會近日在成都召開。本屆大會以“經濟復蘇中的品質變革與合作”為主題,邀請各方代表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的熱點品質話題和品質管理前沿內容,與大會平行舉辦的“品質之光——中國品質管理與品質創新成果展”多維度直觀展示了一批我國品質創新的前沿成果。當前,品質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日益凸顯,品質強國建設已經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品質強國建設,有助於加快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形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製造業堪稱實體經濟的“動力引擎”,是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誌。2022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近30%,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製造大國的地位愈加穩固。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我國必須著力化解産業體系的結構性矛盾,全面提升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其中,解決品質問題是主要的突破口,我們需要大力實施産業基礎品質提升工程,協同推進品質技術研發與産業應用,構建更高水準品質基礎設施,完善品質治理體系。通過具有中國特色的品質強國建設,推動製造強國建設穩步向前邁進,提振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精氣神”,築牢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品質強國建設,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每一次品質領域變革創新都促進了生産技術進步、增進了民生福祉。在高品質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迭代升級,從“有沒有”“多不多”逐步轉向“好不好”,需求結構呈現出多維度、多層次、多變化等特徵,品質治理變革必須與之相適應。從消費升級的角度看,我國的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國際品牌價值評估機構“品牌金融”發佈的“2023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顯示,中國有79個品牌入圍全球品牌500強,總價值佔比17.9%,上榜的中國品牌總價值較2010年增長1190%。廣泛的數據與案例表明,通過實施品質提升行動,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可以在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消費需求的基礎上,發現並創造新型消費需求,讓老百姓享有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持續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品質強國建設,有益於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最終惠及全球消費者。從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關係看,一個國家的創新體系和産業體系必須與國際市場深度互動,才會在較高水準的需求激勵下,不斷提升供給水準,品質恰恰就是連通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橋梁。“質,信也”是中國古代的品質思想,在時下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優良的産品、工程和服務品質是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産業分工與合作的“通行證”,是促進國際國內雙迴圈暢通運作的先決條件。未來,我們更加需要提升品質治理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水準,練好品質“內功”,在保證自身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性的同時,以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為維護全球生産和供應格局穩定作出貢獻。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品質強國建設綱要》,就品質強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作出系統部署,為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品質強國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瞄定品質強國建設目標,加快落實各項建設任務,搭建起更適配的品質供給體系、更高水準的品質基礎設施體系、更加現代化的品質治理體系,一定能夠不斷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品質根基。
(作者:陳強,繫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