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經濟,何以乘風破浪?
臨近端午節,全國上下,龍舟競渡,百舸爭流。
△6月18日,四川內江拉開龍舟公開賽序幕。
△端午臨近,福建福州連江縣舉行海上龍舟賽。
△6月10日,2023年中華龍舟大賽首站江蘇鹽城站開賽,全國各地38支隊伍、800名運動員參賽。
△6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龍舟邀請賽在廣東省東莞市火熱開賽,粵港澳18支龍舟隊同江競渡。
△6月3日至4日,海峽兩岸龍舟賽在福建廈門舉辦,兩岸47支隊伍參賽。
當我們談論龍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僅僅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嗎?絕對不止。熱鬧非凡的賽龍舟活動背後,是巨大的經濟效益。
龍舟,已經成為民俗旅遊的亮麗名片,以賽興城的重要機遇,新産業鏈發展的引擎。
民俗旅遊的亮麗名片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賽龍舟作為我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壯觀的場面,刺激的比賽,比賽者整齊劃一、劈波斬浪,岸邊觀眾吶喊助威、喝彩連連,賽龍舟本身便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參與感,而各地賽龍舟活動獨具特色的形式和配套習俗,又進一步增加了吸引力。
劃龍舟在廣東被叫作“扒龍船”。這些年,廣東佛山疊滘村的“龍船漂移”聲名鵲起。
每年端午,這裡都會舉辦觀賞性極強的龍船漂移賽。比賽場地就非同一般,不是在寬闊水域,而是在S型、C型、L型、直線的狹窄河道上。
25米龍船需要滿載著三四十人在狹窄河道上衝刺競速,漂移過彎、穿橋洞、掉頭,這場面宛如賽車漂移。
“龍船漂移”讓疊滘“劃”進了全國人民的視野。疊滘龍船還不斷創新,劃進當地千燈湖,常態化開展夜光龍船漂移展演,讓傳統與新潮碰撞出絕妙的火花,夜光龍船漂移再次火爆出圈。
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鎮遠縣,賽龍舟又是另一番風味。鎮遠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賽龍舟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這裡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賽龍舟文化節。除了賽龍舟,還有傳統的祭龍儀式、民間文藝踩街、彩船和龍舟遊江、水中搶鴨子、 水放河燈等豐富的民俗活動。
優美的風景搭配多彩的民俗,吸引著全國遊客前來。據統計,僅2022年賽龍舟文化節三天時間內,鎮遠縣就接待遊客31.9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3.26億元。
“自古龍舟日競渡,獨有三溪夜賽航。”這句話説的就是福建福州長樂區三溪村沿襲數百年的夜賽龍舟。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鼓聲驟起,龍舟競渡……2022年,三溪村憑藉夜賽龍舟的網路直播,吸引了全網超2800萬次的播放,火速出圈。
而在龍舟文化的發源地湖南汨羅,已經連續舉辦十多屆國際龍舟節等系列大型賽事。汨羅持續擦亮“端午、龍舟、詩歌”三張文化名片,不斷打響“世界有條汨羅江”文旅品牌。
近年來,越來越多地方挖掘當地獨樹一幟的龍舟文化,將其打造為發展文旅的亮麗名片。
以賽興城的重要機遇
賽龍舟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項中華傳統民俗,也是一項競技運動。競技型龍舟競渡,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龍舟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2010年廣州亞運會龍舟男子500米直道競速
2021年,在東京奧運會上,龍舟作為展示項目亮相奧運賽場,標誌著龍舟啟動了入奧程式。與傳統龍舟相比,精心研發出的競技型龍舟更具設計感和速度感。今年,龍舟作為正式比賽項目,也將亮相杭州亞運會賽場。
△東京奧運會期間,中國龍舟作為展示項目亮相。
競技型龍舟賽事有多火?我們以國內頂級龍舟賽事——中華龍舟大賽為例來看。比賽每年分多站進行,從長江流域的江蘇江陰到海南島的海灣,再到江西的鄱陽湖、甘肅九曲黃河等地都成功舉辦過分站賽。在觀眾方面,2015年東莞麻涌站的比賽共吸引了超過十萬人現場觀賽;2015年溫州站的參賽龍舟數量達到了203條,創造了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很多大型龍舟比賽都採取分站賽的形式,使不少城市都有舉辦比賽的機會,這也給城市提供了匯聚人氣、一展風采的機遇。許多城市以舉辦龍舟賽為契機,以賽促旅,以賽興城,讓城市知名度乘風破浪。
今年5月20日,另一場重要龍舟賽事——2023年中國龍舟公開賽浙江常山站開幕。在龍舟賽活動期間,常山抓住機遇,推出山水遊、奇石遊、宋詩韻味遊、鮮辣美食遊等多條旅遊精品路線,進一步打響知名度和美譽度。而賽場岸邊的城市宣傳標語,也讓更多人記住了常山。
5月28日,2023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又來到了四川恩陽站。隨著比賽的舉辦,這個川東北小城迎來了來自成都、重慶、西安等地的觀眾,人氣暴漲。
2022年,恩陽龍舟公園建成投入使用,公園建設有4條500米標準賽道、觀眾座席達5000座。2023年2月,《恩陽區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發佈,其中明確將“發展龍舟競賽、旅遊産業,推動建立川東北水上運動訓練基地,積極打造和引入龍舟賽事,以龍舟賽事為依託,開發龍舟旅遊項目”列為重要事項。恩陽與龍舟運動的故事,在未來將更加精彩。
擦亮龍舟賽事這張名片的還有福建福州。從2013年承辦中華龍舟大賽開始,福州靠著龍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吸引了頂級賽事頻頻駐足。2022年,福州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龍舟聯賽(福州站)。龍舟成為福州“劃”向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文化品牌和體育名片。
2022年,福州市政府印發《福州市進一步推動龍舟運動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龍舟運動競爭力、融合率、參與率顯著提升。福州正大力開展傳統龍舟製造、新型龍舟遊船研發製造、龍舟文化傳承保護、龍舟體育賽事等工作,持續整合福州龍舟産業鏈。
賽事為槳,城市為舟,槳動而舟行,一場場精彩的龍舟賽事,助推著城市發展。
新産業鏈發展的引擎
高水準的龍舟賽事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應。隨著龍舟賽事逐年增多,遍佈全國各地的龍舟俱樂部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據相關機構統計,到2022年,我國的龍舟隊已遍佈全國20多個省區市和地區,其中主要隊伍集中在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和湖北。圍繞龍舟,已發展出一條長長的産業鏈。
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已形成龍舟産業聚集區。據了解,目前汨羅共有龍舟製造企業二十余家,産品以木質龍舟、玻璃鋼龍舟為主,年生産各類型龍舟四千余條,年總産值約1.5億元,産品行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有力推動了汨羅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些龍舟企業還積極尋求多元化發展,走出了大批專業教練和賽事組織人才。如今,汨羅發展形成了以龍舟競渡、龍舟製造、龍舟非遺等為支柱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此外,廣東佛山市順德區也涌現出很多生産龍舟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的杏壇鎮和龍江鎮兩地。杏壇鎮主要生産以5人龍舟為主的小龍舟,在珠三角地區,10艘5人龍舟中就有8艘出自杏壇鎮。
隨著現代龍舟賽的標準化需求擴大,龍舟的製造工藝也在不斷改進,龍舟賽器材也在與時俱進,原先純手工打造的木龍舟被玻璃鋼制龍舟所取代,木槳也被輕巧的碳纖維槳取代。有的船身內部還設計了力學自動排水器,比賽時達到一定速度,隊員划槳帶入船內的水可自動排出,提高速度和安全性。
一位水上運動器材廠經營者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該公司生産的現代玻璃鋼競技龍舟不僅在國內市場十分暢銷,而且還遠銷韓國、菲律賓、美國等國家。“2019年我公司的年營業額達到3000萬元左右。2018年,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亞運會上,我們生産的龍舟還伴隨國家龍舟隊一同登上世界競技舞臺。”
從龍舟器材、比賽設備的生産和賽場建設,到運動員的訓練與培訓,到賽事的舉辦、賽事或賽隊冠名和商業贊助,再到與賽事相關的住宿、餐飲、交通等服務産業……長長的龍舟可以延展出一條更長的産業鏈,大有作為。
賽場上,龍舟競渡,百舸爭流;賽場下,龍舟經濟,風生水起。中國龍舟,將劃出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