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創走廊,在連接中快速生長
核心閱讀
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資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務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為區域協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上海市松江區石湖蕩鎮,一個地處黃浦江源頭的小鎮,面積不過44平方公里。近年來,一座座現代化工廠在這個曾經的農業小鎮落地,石湖蕩因此有了“未來工廠集聚地”的美譽。“還是那塊地,那個位置,改變它的正是G60科創走廊建設。”石湖蕩鎮黨委書記翁雷均説。
G60是一條高速公路的簡稱,東起上海松江,一路延伸至雲南昆明。2016年5月,松江提出“G60科創走廊”的概念,沿G60高速公路佈局科創及先進製造業。自此,G60科創走廊的範圍不斷擴大。
2017年,松江與G60沿線的浙江嘉興、杭州攜手,成立跨區域科創走廊。2018年,G60科創走廊再次擴容,以滬蘇湖鐵路、在建的商合杭鐵路為紐帶,又連接了江蘇蘇州,浙江湖州、金華和安徽合肥、蕪湖、宣城,九城(區)至此成形。
5年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持續加大創新力度,著力推動産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加速融合,資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務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在科技和産業創新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科創企業數量增長,科技項目品質提升
“2016年,我們來到松江打造科創生態。當時,7萬平方米的園區建好了,卻少有企業入駐。有了G60科創走廊概念後,區域科創要素集聚度明顯提升。短短幾年,我們建設的園區一擴再擴,目前在松江的園區面積已超過37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過500家,集聚人才超過5000人。”啟迪控股董事長王濟武説。
在G60科創走廊標誌性建築科創雲廊周邊,已有16個城市在此設立科創飛地。伴隨著這些科創飛地而來的,則是一系列科創企業和一批批科創人才。這些企業與人才的匯聚,又為科創成果的誕生奠定新的基礎。
“公司是2016年9月入駐G60科創走廊的,此後的發展與科創走廊的發展近乎同頻共振。隨著科創走廊持續演進,我們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上海欣諾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虎介紹,近年來公司業績保持高速增長。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發佈的G60科創走廊5週年研究報告顯示,自啟動建設以來,九城市主要指標佔全國比重不斷提升:GDP從1/16上升到1/15,登陸科創板企業佔全國1/5,進出口額佔全國1/8。
不僅科創企業的數量在增長,科技項目的品質也在提升。
目前,非人靈長類克隆猴模型已在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落戶,新型類腦智慧系統、智慧人形機器人等項目順利推進。此外,騰訊也將科恩、優圖實驗室落戶松江。
聚焦“四個面向”,G60科創走廊實施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機制,共建一批高能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克隆猴、量子通信、人造太陽、大硅片等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涌現。
G60科創走廊聯席辦主任、松江區副區長劉福升介紹,九城市正積極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合攻關行動方案》落地實施,聚焦生物醫藥、航空航太、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支援跨區域組織聯合承接關鍵技術攻關重大任務,開展重點産業領域跨區域“揭榜挂帥”。
跨越行政區劃,建立區域協同機制
G60科創走廊建設有著明確的願景:打造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産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為推動這一目標達成,三省一市的9個城市如何跨越行政區劃協同發展,成為一道新課題。
“以往的創新園區大多是孤立的,而G60科創走廊正在逐步形成跨區域的創新生態。當然,創新的業態和生態不會自然發生,要進行有效組織。”王濟武説。
為此,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專責小組及聯席會議成立,並特別建立了聯席辦,九城市同時抽調人員一起在松江集中辦公,有效推動了協同發展。
在有效的組織之下,産業分工更加清晰,協作更加順暢。
本區域協同在推進。“過去,松江各街鎮基本上各自為戰,對於項目,大多是搶到籃裏就是菜,産業容易同質化。”松江區洞涇鎮黨委書記趙惠瑛説,“G60科創走廊概念提出之後,松江區就設定了一廊九區的産業地圖。每個片區産業分工明晰,招商更加有序。根據規劃,洞涇將主要發展人工智慧以及線上經濟。”短短幾年,這個小鎮已經集聚了233家人工智慧企業。
跨區域協同在加深。杭州市副市長胥偉華介紹,依託G60科創走廊,浙江大學等高校與江蘇蘇州,浙江嘉興、金華,安徽合肥等城市共同打造了一批高水準創新平臺,比如夢想小鎮滬杭創新中心等。“上海松江、浙江杭州等G60科創走廊城市在産業上已深度融合。”
5月25日,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生態建設大會召開。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説,蘇州距離松江不遠,蘇州地鐵即將與上海正式相連,這種連接將激發更多可能。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一早趕到松江與會,會後又趕回合肥。他説:“G60科創走廊的發展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要主動靠上來、融進去。”
構建開放共用、共建共生的科創生態
什麼是好的科創生態?在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執行主席、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看來,G60科創走廊的科創生態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而且開放共用、共建共生,具有持續科創動力和更優營商環境。
用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調配科創資源,是G60科創走廊的一大特色。
“‘用於中功率新能源模擬測試平臺設計開發’項目,起拍價380萬元,加價幅度5萬元人民幣或5萬元的倍數,請出價。”5月22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第五屆科技成果拍賣會舉行。幾分鐘後,該項目順利成交。
“把技術價值最大化,並以市場化方式讓它流動起來,這是我們的重要目標。”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副主任、松江區科創發展辦主任郭淑晴説,讓創新成果加速轉化,讓創新要素破壁流動,已成為九城市的共同行動。
在載體建設方面,九城市已成立首批11家G60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基地、36家G60科技成果轉化矩陣、43家G60科創路演中心聯合體、“G60科創雲”線上全要素對接平臺、G60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和聯盟等。
為確保科技成果得到保護,G60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集聚國家智慧財産權國際運營(上海)平臺、上海智慧財産權交易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安徽創新館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合作載體;為確保機制靈活有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基地建設和管理評估辦法》出臺實施,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已經邁入項目化、清單化、制度化的新階段。
強化要素保障,服務企業發展
金融是科創的重要支撐,在三省一市金融監管部門的支援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構建起債權、股權、基金等聯動的金融服務生態,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牌照、全産業鏈、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打造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九城市聯動發行科創債73單、累計發行金額467億元,綠色債98單、累計發行794億元,佔同期全市場發行總量的1/6。開發運作G60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吸引有效註冊企業95萬餘家,入駐金融機構526家,達成授信融資金額超2.46萬億元。成立G60金融服務聯盟,涵蓋銀行、券商、基金、保險、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頭部機構448家。
為強化對科創企業的投資,G60科創走廊設立了長三角首只由國家引導基金參與、九城市共同出資、社會資本投資的跨區域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募集20億元,已開始投資科創企業。
隨著G60科創走廊的建設,人才導入效應也開始顯現。為解決人才居住問題,松江著力創新土地供給模式,引入市場化主體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在泗涇鎮,一個由5幢高樓組成的社區——有巢國際公寓社區泗涇店引人注目。華潤有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的公寓模式已在G60科創走廊城市複製推廣。
科創生態的基礎是連接,科創走廊的基礎也是連接。科技部副部長相裏斌評價:“G60科創走廊開啟了協同發展的新路徑。”連接各方,G60科創走廊建設將繼續有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