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2023-06-02 09:4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人民觀察)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軍號角,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家安全形勢複雜嚴峻。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確定為未來五年我國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的重要內容,具有深遠的戰略考量和重大的現實意義。踏上新征程,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

  國家安全體系更為健全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需要國家安全體系來保駕護航,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國家安全體制。這是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重要制度前提。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國家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把黨的領導貫穿國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將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當前,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國家治理面臨許多新任務,對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完善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才能確保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相適應。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國家安全體系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提出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路、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等任務。這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指明瞭前進方向。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必須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國家安全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定實施的一系列重點領域法律法規,使國家安全法治保障顯著增強。例如,針對干涉內政、非法制裁、“長臂管轄”等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行徑,我們運用法律武器堅決鬥爭,取得重大成就。香港國安法為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出口管制法、反外國制裁法等頒布實施,《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等及時出臺,對非法制裁進行精準反制,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新修訂並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反間諜法,對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新征程上,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有效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現代化。

  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更為強大

  切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是更好解決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影響國家安全的內外因素相互交織,外部挑戰和風險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影響日益上升。同時,我國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相對不足、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相對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我們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要,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進程不被遲滯或中斷,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站穩腳跟、開闢新局,就必須在未來五年的關鍵時期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築就維護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只有著力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推進國家安全能力現代化,更好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嚴密防範系統性安全風險,才能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

  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是主陣地、主戰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安全,加強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維護海洋權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統籌推進各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其中,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屬於政治安全,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安全是經濟安全的重要內容,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是維護人民安全的直接體現。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就要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聚焦重點,抓綱帶目,全面增強維護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領域安全等重點領域安全的能力。

  人民是國家安全的信心之源、力量之源。強化人民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是國家安全工作的固本之策和長久之計。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必須貫徹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我們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不斷築牢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群眾基礎。

  社會穩定基礎更為堅實

  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國家安全才會更為鞏固,中國式現代化穩步推進才會更有保障。我們要繼續書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必須把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準、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之舉、重中之重,從更寬領域、更高起點、更高水準上夯實社會穩定之基,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自覺把維護公共安全放在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中來認識,放在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中來思考,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來把握”。公共安全是人民群眾身邊的國家安全。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就要增強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準。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堅持系統觀念、全局觀念,打破條塊分割、部門獨立、地方割裂的舊觀念舊框架,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實現全要素全社會協同聯動,為維護社會穩定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維護社會穩定、確保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基礎性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社會治理的總體要求,主動適應社會治理新的階段性特徵,聚焦切實保障社會安定和人民安寧,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強化全週期動態治理、全方位依法治理、全要素智慧治理,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防控化解各類矛盾風險,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矛盾風險不外溢不擴散、不升級不變異,夯實社會穩定的基層基礎。

  中國共産黨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的最有力制度保證。未來五年,我們要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堅定不移貫徹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負責制,全面落實國家安全工作責任制,確保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只要我們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國家安全工作作出的戰略部署,就一定能實現國家安全更為鞏固的目標任務,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執筆:陳向陽、韓立群、董春嶺)

  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

  (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