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 青春昂揚在九天
5月4日下午,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舉辦“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全團示範性主題團日活動。活動現場,曾搭乘神舟飛船到訪“天宮”的中國共青團團旗和全國青聯會徽亮相,它們將在中國青年運動歷史展覽中向社會展出。
“建設航太強國要靠一代代人接續奮鬥。希望廣大航太青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太精神,勇於創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太科技實現高水準自立自強再立新功。”2022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向航太戰線全體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並提出殷切期望。
在建設航太強國的偉大征程上,一大批航太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將個人夢想融進航太夢、中國夢。五四青年節前夕,記者走近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聽他們講述築夢“天宮”的故事。
“80後”“90後”挑大梁、擔重任,在空間站建造任務中閃耀青春光彩
前不久,天文愛好者在觀月時拍攝到了中國空間站“穿月”的畫面。0.54秒的鏡頭裏,中國空間站如星點般從月面一閃而過。
拉近鏡頭,三艙T字構型的中國空間站是個大傢夥。“重達23噸的問天實驗艙是全球單體重量最大的航太器,其中一根主線電纜分支長度加起來就有上百米,這在其他航太器上是見不到的。”王鵬飛説。
王鵬飛是五院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總裝工藝技術負責人,負責總裝工藝方案設計、裝備設計和總裝實施技術指導。2013年8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後,25歲的王鵬飛入職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重大工程總裝中心。當時,眼前這個寬敞明亮的AIT中心(超大型航太器總裝測試試驗中心)還是“一片工地”。
AIT中心位於天津濱海新區,作為中國空間站的誕生地,天和、問天、夢天各個艙段均在這裡進行裝配、測試和試驗。自2015年空間站核心艙的結構殼體運抵AIT中心,往後2000多個日夜,他和同事們在這裡參與、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難在體量大、産品新,更難在我們此前從未總裝過如此複雜的航太器。上千台設備、數千根電纜、數以萬計的部組件,小到20克的感測器、大到700多千克的機械臂,都需逐項完成艙上裝配。空間站總裝團隊共32人,90%以上都是“90後”,迎難而上的正是這群“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築夢的“一磚一瓦”都匯聚了無數艱辛和汗水。王鵬飛和同事們把工位直接“搬”到了總裝現場,白天泡在總裝操作現場協調和指導總裝操作,晚上整理技術報告和第二天操作需要的工藝規程。白天的思考也會闖入夜晚的夢境,一個“神奇”的夢至今令王鵬飛記憶猶新:“由於艙內空間狹小,用於裝配作業的機械臂伸不進去,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有一天,裝配過程像電影一樣在夢裏過了一遍,醒後竟還記起來了。”
2019年秋天,天和核心艙初樣艙即將進入發射場開展合練,而正樣艙在天津也要同步完成總裝並交付電性能測試。“兩艙工作同時開展,工作強度大,每天差不多要接打上百個電話,連續好幾個月處於‘連軸轉’的狀態。”王鵬飛説。
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既是“試金石”,又是“磨刀石”。在關鍵崗位上和重大項目攻關中,青年人才挑大梁、擔重任,一步步成長為能打硬仗的拔尖人才。
和王鵬飛一樣,五院空間站問天實驗艙總體主任設計師張嶠也是與空間站共同成長的航太青年。2012年3月,在空間站正式從方案論證階段轉入方案設計階段的第二天,張嶠如願加入空間站設計師團隊。加入隊伍沒多久,一項重要課題就落在了他的肩上:如何保證問天實驗艙在太空轉位時獲得最穩定的飛行姿態?
問天實驗艙在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後,需要轉位到側向端口,在這個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使兩個巨大的航太器發生翻轉漂移導致轉位失敗。“為了攻克這一難關,我們通過模擬倣真開展了成千上萬次試驗,終於發現重力梯度穩定的轉位姿態是漂移最小的姿態。”張嶠説。
在問天實驗艙研製團隊中,像張嶠這樣的青年人還有很多,平均年齡僅36歲的他們在空間站建造任務中閃耀青春光彩。
用AR眼鏡總裝空間站,“最難”與“最年輕”碰撞出令人驚喜的火花
兩年內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11次飛行任務環環相扣,耦合度極高,不允許有任何閃失。從發射窗口期倒推出廠節點,每一個艙段的總裝“後墻”都不能倒。
電纜鋪設是空間站總裝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工作之一。電纜好比空間站的神經和血管。正是通過數千根縱橫交錯的電纜,各系統間才能實現資訊和能量的傳遞。由於空間站太大,電纜安裝和走線極其複雜,一旦個別電纜安裝不到位,牽一髮而動全身。
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做到又快又好?“我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新想法也比較多。空間站建設中遇到新問題,我們會嘗試用新辦法來解決。”王鵬飛告訴記者,辦法藏在一副AR(增強現實)眼鏡中。
王鵬飛手中黑色的AR眼鏡看上去並無特別之處,戴上後則讓人驚嘆“別有洞天”:一握拳,回到操作盤桌面;食指拇指一捏,選中的線纜隨即出現。亮白色的艙體上分佈著彩色的電纜線路,眼前浮現出一片線纜科幻世界……
不拘泥于傳統、不局限于經驗,“最難”與“最年輕”碰撞出令人驚喜的火花。總裝團隊優化原有的電纜三維設計模型,賦予電纜末端位置、長度和固定位置資訊,然後將模型導入AR眼鏡可視化系統中。工作時,裝配工程師戴上AR眼鏡就能清晰看到每根電纜的安裝模型和位置,對照著“虛擬電纜”將實體電纜安裝到位。原先的“閉卷考試”變成“開卷考試”,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提升。
科技創新的希望在青年。如今,平均年齡只有30歲出頭的空間站總裝團隊已獲得20多項專利,編制兩項國家標準,撰寫論文20余篇。
對“80後”楊金祿來説,儘管空間站全面建成,他的工作仍在“進行時”。
“航太技術試驗主要圍繞事關我國航太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開展先期研究和在軌驗證。”作為空間站航太技術試驗領域的總體主任設計師,楊金祿幾乎每天都在和新技術打交道。
2011年5月,楊金祿博士畢業後入職五院總體設計部。彼時,天宮一號“箭在弦上”,一入職他便參與了天宮一號出廠前測試及發射後的在軌飛控工作。
2016年9月,伴著中秋皎潔的月光,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正式接力天宮一號,在太空展翼翱翔。
從設計研製到測試試驗,從進發射場到後期飛控和受控離軌,楊金祿參與了天宮二號任務全程。在天宮二號駐留滿月時,楊金祿有感而發,寫下一首小詩:“騰空一躍飛九天,神舟相會閒庭間。駐留滿月成果豐,萬里補加續新篇。”
2017年,楊金祿正式轉攻空間站航太技術領域相關工作。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兩次重大工程的歷練,為他後續參加空間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空間站已轉入為期十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即將升空,一批新的實驗樣品也會隨船‘發貨’。”對楊金祿和同事們而言,用好空間站這個得天獨厚的太空實驗室、探索充滿未知的太空科學世界,是他們的不懈追求。
航太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發自內心熱愛的事業、願為之奮鬥一生的初心
走進五院展示中心,左手邊一面金色的“成功墻”映入眼簾。每年在建院紀念日前後,這裡都會舉辦成功發射航太器浮雕鑲嵌儀式,邀請型號總指揮、總設計師在“成功墻”上鑲嵌浮雕。這個儀式對青年航太人産生了極大鼓舞。一位新員工看到這面墻後激動地説:“為自己能加入這支隊伍而自豪!”
偉大的航太成就背後,是偉大的航太精神。“參加工作以來,我對航太事業最深的體會就是傳承。無論是老一輩航太人矢志報國、艱苦創業的精神引領,還是工作中前輩們愛崗敬業、嚴謹務實的言傳身教,都為青年航太人才成長提供了無窮力量。”楊金祿説。
沒有特別的夢想、特別的精神,不可能有特別的成績。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曾説,載人航太精神的特別之處就在於“特別”二字。縱觀載人航太工程建設實踐過程,載人航太隊伍總能在特殊時期、特殊環境、特殊情況下展現出特別的精神。
2015年在天津剛開展空間站總裝工作時,作為當時負責神舟飛船總裝的全國技術能手、特級技師,年過五旬的孫佔海師傅在完成飛船總裝任務的“傳幫帶”後,離開北京的家,報名同大家第一批進駐天津。
“為了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孫師傅還把年邁的母親接到天津,一邊和大家戰鬥在空間站總裝一線,一邊照顧老母親。這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深影響了我們這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王鵬飛説,在前輩們的帶領和指導下,他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太精神有了切身感受。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位航太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飛向太空。在繞地球飛行14圈、21小時後,返回艙成功著陸,楊利偉自主出艙、狀態良好,我國載人航太飛行初戰告捷。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照進現實,也照進了許許多多孩子們的心裏。
航太精神跨越時空、代代相傳,仿佛一顆夢想的種子,落在一代代人的心田裏生根發芽。“神舟五號的電視畫面至今還印在我的腦子,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與航太結下了不解之緣,立志投身航太事業,還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飛向太空。”王鵬飛説。
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緊相連,把個人選擇與黨的需要緊緊相連,把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緊緊相連。每一位接受採訪的青年航太人都不約而同提到:對他們來説,航太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發自內心熱愛的事業、願為之奮鬥一生的初心。
每次載人航太任務的鏡頭中,一張張青春的面孔引人注目。而中國航太敢於放手使用青年人才的底氣,還在於充分的組織工作保障和青年人才培養機制。除了督導師制度、名師帶徒等人才培養“傳幫帶”的好傳統外,講授黨課、組建發射場臨時黨委、成立黨員先鋒隊等活動,也大大增強了青年人對事業的認同感、使命感和歸屬感。
中國航太朝氣蓬勃、後繼有人,向宇宙更深處進發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到五院參加“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主題團日活動,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
當聽説航太科研團隊以青年為主體,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35歲,東方紅四號團隊29歲,衛星應用團隊28歲,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由衷感慨中國航太“朝氣蓬勃、後繼有人”。
當時,中國空間站還是一張藍圖;如今,施工圖變成了實景圖。2022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向全世界鄭重宣佈:“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從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正式立項實施至今,三十余載飛天路,見證著中國載人航太的跨越之旅,見證著中國航太事業由大向強的鏗鏘步履,也見證著中國航太人的青春與成長。
從天宮、北斗、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新時代航太事業日新月異,讓航太人有了綻放青春的舞臺。“為什麼現在年輕同志成長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大項目和型號任務多,一仗接著一仗打,把整個團隊的能力都培養起來了。”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研究員傅浩説。
空間站各艙段內的四面都裝有實驗櫃,其中,位於夢天實驗艙靠近節點艙一端、航太員“腳下”附近的是航太基礎試驗機櫃。這個機櫃正出自楊金祿所在團隊之手。
航太基礎試驗機櫃上有許多“太空抽屜”,每個“太空抽屜”裏的試驗項目各不相同。前不久,其中一個“太空抽屜”裏完成了一件大事:斯特林熱電轉換技術完成在軌驗證,再次解鎖一項“我國首次”。
空間站主要使用太陽能電池,利用光電效應發電。未來,當航太器越飛越遠,直至飛出太陽系,該如何給航太器供電?據楊金祿介紹,作為一種高效能源技術,斯特林熱電轉換技術在空間有著廣泛的應用需求,可用於深空探測、火星探測和更遠的木星探測等任務,特別是不依賴太陽能的任務。
在2023年“中國航太日”系列活動上,多項深空探測計劃公佈: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2028年前後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重型火箭總體構型公佈,未來可用於載人登月;天問四號將探測木星……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蓄勢待發”。“‘小目標’是希望在新一代載人飛船型號任務交付天津總裝前,完成好型號工藝裝備研製,做好充分的工藝設計方案。”王鵬飛説。
夜已深,王鵬飛和同事們走出總裝廠房。“在文昌發射場執行任務時,很喜歡抬頭看看天,心想‘太空之家’就在400公里之上。當你加入航太隊伍之後再仰望星空,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中國空間站正以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的速度運作著,他們也有了更大的夢想:“希望中國空間站和月球科研站共同在太空遨遊”“希望看到我們的航太員在月球、在火星著陸”……
心至蒼穹,目盡星河,中國航太人青春飛揚,向著宇宙更深處進發。(中國紀檢監察報者 柴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