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具規模!這個“國之重器”建成後將産生地球上“最亮的光”
大科學裝置,指的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我國實現諸多重大科技成果突破和建設科技強國的“利器”。比如大家熟悉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五一期間,我國不少大科學裝置仍在施工中,科學家和建設者加班加點,保障工程順利進行。這幾天,我們將走進這些“國之重器”的工程現場,了解它們的重要作用。今天第一站,我們先走進北京懷柔科學城。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主體工程初具規模
在懷柔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正在建設中。經過四年建設,工程主體已經初具規模。從空中俯瞰,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由三棟主體建築構成,整體建築外形好像一個放大鏡,用以“探測微觀世界”。從畫面不難看出,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構成了“放大鏡”的“手柄”,而最大的圓環狀建築則是光源裝置區域,也是核心建築,它是“放大鏡”的“鏡框”。聽説建成後,這裡能産生地球上“最亮的光”。
“最亮的光”比太陽亮度高1萬億倍如果把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比作一個放大鏡,我所在的位置就是最為核心的“鏡框”部分。因為加速器裝置還在建設調試,所以我們能夠近距離地來一探究竟。到2025年,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成運作後,將會産生世界上“最亮的同步輻射光”,它的亮度比太陽亮度高1萬億倍,可以照亮微觀世界,將成為科學家探測微觀世界的國之重器。
加速電子生産光照亮微觀世界
最亮的光究竟是如何産生的呢?在展板上有個原理圖,基本的原理就是加速電子、生産光。在直線加速器部分,高壓電子槍出來的電子能量加速到0.5個GeV,然後在增強器從0.5個GeV加速到6個GeV,也就是6000兆電子伏,最後電子再進入到外面大的儲存環中,電子在這裡接近光速的速度奔跑中,會沿著切線方向産生一束束非常關鍵的同步輻射光,用於我們的科學研究。
其實同步輻射光也比較好理解,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場景,就好像下雨時,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我們轉動雨傘,沿著雨傘邊緣的切線方向會飛出一簇簇水珠,就好像是甩出去的一束束光。這些X射線光束髮光的角度非常小,光子非常集中,所以照亮探測微觀世界的能力非常強。
看起來貌似簡單,但是要讓看不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奔跑的電子按照預定計劃的軌道運作,其實難度非常之大。比如增強器部分,電子就是在中間的真空管道中一邊奔跑一邊增強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周邊的這些設備就是磁鐵,有二極鐵、四極鐵、六極鐵,它們南極北極的個數不一樣,對電子約束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以一起來調整電子奔跑的方向、角度,通過極其精細地調控讓近光速奔跑的電子按照需要的軌道來運作。
直線加速器電子束達到設計指標
經過四年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不僅僅是整體工程主體已經基本建成,今年3月直線加速器滿能量出束,成功加速第一束電子束。科研團隊告訴記者,經過一個多月調試之後,目前直線加速器電子束是已經達到了設計指標。增強器部分這些設備也已經完成安裝和初步調試,下一階段將和直線加速器進行聯調,要將電子束能量增強到6000兆電子伏,這也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步。
2025年,這一國之重器建成之後,最亮的同步輻射光將為我們探測微觀世界帶來哪些改變呢?讓我們一起期待。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正在建設中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我國第四代同步加速器光源。記者説,它們的演變就像黑白電視圖像到彩電、LED,再到4K高清。那麼未來的地表最強光,都能應用在哪些領域呢?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一種提供高性能X射線的大科學裝置,核心構成包括加速器、光束線、實驗站等,具有發射度低、亮度高、能量高、穿透能力超強、解析度高等特點,發射的同步光基本覆蓋紅外光、可見光、真空紫外、X射線等波段。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總指揮 潘衛民:通過我們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可以看到這個奈米級的物質的變化,同時可以實時地、原位地跟蹤這個變化。對物質的一些調控、物質的生成,還有它製造當中的一些應力的變化,可以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對新材料和我們一些高檔的材料,比如説航空材料的製備、服役以及它的應力的分析大有幫助。
目前我國已完成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的佈局,其中第一代同步輻射光源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寄生的北京同步輻射裝置,第二代同步輻射光源位於合肥,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位於上海,第四代則是正在懷柔建設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它側重於物質微結構及其演化的研究,未來將逐步應用到航空航太、能源環境、生物醫藥等領域。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的發展,就像從黑白電視、彩電、LED到4K高清的演變。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總指揮 潘衛民:這也是世界上最亮的光源之一,相當於我們的手電筒,剛開始是散光的,照不到很遠,照得很模糊,後來發展到手電筒是非常強光的,非常亮,照得很遠,同時物體看得清楚。我們可以對一個微觀物質進行實時、原位、多維度表徵探測。在能源、生命科學、醫藥衛生、石油化工、物質材料的新材料的開發方面都有很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