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揚對話楊利偉:從一人一天到“天宮時代”

2023-02-01 20:0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這張“宇宙級”自拍,來自中國首飛航太員楊利偉。

  “(當時)用了一個500萬像素的卡片機拍的,我們現在已經有8K的攝影機了。”

  作為飛入太空的中國第一人,楊利偉在神舟五號上都經歷了哪些驚險瞬間?回望中國載人航太事業三十年來的發展與騰飛,他最羨慕現在航太員什麼?又是出於什麼原因沒有再上一次太空呢?

  新華社記者張揚專訪了中國首飛航太員、航太英雄楊利偉。從一人一天到“天宮時代”,再到中國載人航太的未來與夢想,問題的答案就在其中……

  “現在航太員隨便一個電話打到我手機上,我就能和他們聊天了。”

  從不到6個立方的返回艙,到寬敞的“三居室”空間站;從“一口吃”即食食品,到一星期不重樣的太空美食;從覆蓋率只有15%的測控通信,到如今隨時隨地的“天外來電”,楊利偉細數了那些令他十分羨慕的太空生活。

  楊利偉説,常態化的飛行反映了一個航太大國的能力,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這三十年進步和發展的體現。

  “造就了更多的人去飛行,對我自己應該説是無怨無悔的。”

  楊利偉首飛成功之後,卻遲遲沒傳來他再度飛天的消息。楊利偉坦言,能夠讓更多的人去飛行,可能真的比多飛這麼一次,更加有意義。

  如今,作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副總師,楊利偉深度參與了航太員選拔和訓練的技術管理工作。他的責任,在於怎麼樣讓更多的人去飛行。

  “我國航太技術水準在國際上屬於第一梯隊了。”

  在從航太大國向航太強國邁進的過程中,我國也在積極擁抱國際合作。正如楊利偉在神舟五號上所説:“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這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自信和擔當。

  “這個工程造就了我們的夢想。”

  在榮譽的背後,是無數驚險瞬間。神五上的“共振26秒”,落地時麥克風磕破嘴角留下的疤痕……楊利偉再次回憶當時的感受時説,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

  星辰有夢,縱使再多驚險,也難抵熱愛與赤誠。

  “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這是楊利偉出艙之後發自內心的表達,在過了許多年後的今天,他依然覺得,沒有比這句話更合適的了。

  “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能夠去飛行。”

  對50多歲的楊利偉來説,歲月或許已經在臉上留下痕跡,但在他的內心:飛行的衝動一直都在。正如中國載人航太,有著無限可能。

  中國人的太空築夢之路仍在繼續

  中國載人航太

  未來已來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