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匠心技藝 創新傳承(講述工匠絕活(特別報道))

2022-12-06 09:3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韓 鑫 宋豪新 姜曉丹 楊顏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工藝美術是民族文化的生動表徵,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今年,中國工藝美術館開館,《關於推動傳統工藝高品質傳承發展的通知》印發,新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産生,全國工藝美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一系列舉措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現狀如何?工美事業需要怎樣的人才?本報記者走近幾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相關專業人士,聽聽他們的答案。

  ——編 者

  “指尖上的技藝”既需要靈感,更離不開耐心與細心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文瀚閣內,一塊長3米、寬1米的文瀚廳大牌匾穩穩懸挂在5米高處。這塊牌匾通體採用景泰藍製作工藝,三個大字掐絲而成,遠看渾然一體、端莊大氣,近看則紋理細膩、結構玲瓏。

  “這是30多位工匠歷時一個多月共同打造而成的。”北京市琺瑯廠有限公司總工藝美術師鐘連盛介紹,牌匾上有許多由銅絲構成的不同的密紋裝飾,製作時要用一種專門的鋼尖鑷子,按照設計圖紙紋樣將銅絲製成特定形狀,再粘到銅胎上。經高溫焊絲、點釉燒釉、磨光、鍍金等多道工序,最後完成。整個過程耗工費時,需要大量的磨合與調整。

  年過花甲,鐘連盛依舊保持著翻閱古籍、觀看展覽的習慣,為創作尋找靈感。從業40多年,鐘連盛對這門手藝的熱愛始終不減,他認為,一名好的工匠,應該秉持“擇一事、終一生”的信條。

  同為“指尖上的技藝”,江西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傅長敏也非常認同這樣的理念。她説:“傳統手工藝需要創作者不斷有新的靈感,但要想把這一行做得長久,更離不開耐心與細心,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和韌勁。”

  從長短粗細各異的畫筆裏選出最合適的一支,再淺淺蘸上白瓷盒裏散發著樟腦油香的顏料……在江西景德鎮的一處陶瓷藝術館裏,傅長敏神情專注、筆刷飛舞,不一會兒,瓷瓶表面上的仕女便出落得頷首垂眸、儀態芊芊。

  傅長敏説,與陶瓷結緣來自父親的熏陶。父親不僅是傅長敏學習陶瓷技藝的“領路人”,其專注和勤勉的狀態也為她樹立了榜樣。比如在創作《紅樓夢》系列作品時,傅長敏花了大量時間對人物進行研究,力求展現不同人物的個性。

  傳統工藝美術從業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傳承源遠流長。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凝聚了傳統技藝的精華,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採取措施大力做好傳統工藝美術傳承保護工作。在挖掘和繼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的基礎上,運用新技術,創新傳統題材、工藝,推動工藝美術事業不斷發展。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統計,2021年,我國工藝美術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8907億元,同比增長14.26%;全國工藝美術産業年收入近3萬億元,全産業鏈從業人員超過1300萬。

  深入挖掘傳統工藝文化內涵,併為其注入時代精神

  廣州海珠區,走進廣式硬木傢具製作技藝傳承人伍炳亮的工作室,各式各樣的餐桌、書櫃、床架等傢具令人目不暇接。“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成為真正的工藝美術大師;基於傳統進行再創造的作品,才能贏得市場青睞。”這是年近七旬的伍炳亮關於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感悟。

  有一次,伍炳亮偶然看到一張老紅酸枝竹節紋鑲大理石鵝蛋形木臺,回到工作室後幾經琢磨,在按比例縮小的同時,對原有紋形和樣式進行改良,設計出的新款傢具作品廣受好評。

  伍炳亮説,他現在仍堅持不斷學習新的設計,“只有跟得上時代,才能讓傳統工藝煥發新風采。”

  技藝創新不僅是老手藝發展壯大的關鍵之一,更是一道關乎存續的必答題。“運用創造性的藝術手法,為傳統工藝美術注入時代內涵,工藝美術大師應該是先行者。”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廖軍説。

  據了解,自1979年開展首次評選以來,我國已進行8次評選,産生了640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覆蓋雕刻、漆器、陶瓷等十一大類。這些工藝美術大師的産生,再加上各省市評選的工藝美術大師,形成了我國重要的工藝美術大師梯隊。

  四川成都的漆器工藝技術傳承人楊莉爾倩經歷過行業的發展期和低谷期,深刻理解創新的重要性。上世紀80年代,漆器走進千家萬戶,日復一日地刮灰、磨胎、上漆,讓楊莉爾倩樂此不疲。然而好景不長,傳統漆器很快就在市場遇冷。

  於是,楊莉爾倩進行了一系列創新研發:以尼龍布襯底的紋理作為裝飾手法,引入掐絲工藝,完善雕漆隱花技法……鑽研20多年來,楊莉爾倩的創新之路,重新擦亮了漆器工藝的招牌,新作品不僅欣賞者眾多,市場反饋也很好。

  創新,還離不開新生力量。“傳統工藝需要一代代年輕人的傳承。工藝美術大師收徒傳藝,傾囊相授,為工美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原副理事長唐克美説。

  開班帶徒弟、到大學授課……楊莉爾倩喜歡把知識和經驗分享給更多人,也帶動更多人關注、學習漆器工藝。從2004年開始,楊莉爾倩開始規模招生,三年帶一個班,一步步親手指導。從起初學生們擠在一個小房間,到如今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工作,楊莉爾倩始終重視言傳身教的力量。在楊莉爾倩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下,成都漆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已擁有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十多位省級大師、多位市級大師,近百位漆藝從業者。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委員會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舉辦了“百名大師進校園活動”等多項活動。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工藝美術大師走進約40所院校,以線上線下方式授課超5000課時,推動培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基地”49家,“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56家,工美傳承創新工作體系初步形成。

  做優做強工美産業集群,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

  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後,不遺餘力讓老工藝傳下去、火起來成為工藝美術大師們共同的追求。

  2019年,傅長敏夫婦幾乎花掉全部積蓄,在景德鎮昌南新區維修改造了一座陶瓷藝術館,今年藝術館主體部分完工,完全建成後,將用作非遺傳承和展示基地。為全面展示陶瓷工藝的製作過程,她特意在藝術館小院中修建了一個紅磚窯爐。“工藝美術創作要做到‘器以載道’,讓作品引發人們的共鳴,才能更好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傅長敏説。

  伍炳亮也始終致力於推廣古典傢具工藝。早在2005年,他就開設了一個傢具網站,解答網友關於中國明清傢具的各類問題,為傢具工藝拓寬推廣途徑;2018年,伍炳亮又在家鄉廣東臺山修建黃花梨藝博館並向公眾開放,開館至今已接待觀眾10余萬人次。

  近年來,鐘連盛與當地相關部門合作,推動景泰藍非遺文化走入中小學課堂,並在多所職業院校設立工作室,為景泰藍工藝培育儲備人才。他還積極擁抱新科技,和團隊在琺瑯廠博物館設計建立互動體驗區,讓人們不僅能參觀感受,更能親手體驗;上線淘寶直播,和網友面對面交流;推出數字藏品,從設計理念上更加貼近年輕受眾……

  除了從業者的個人努力,工美事業也呼喚能夠發揮更大作用的頂層設計。近年來,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推動下,工美産業集群做優做強,集群總數達到67個,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工美産業集群體系正在形成。“振興工美産業,關鍵在人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將全面推動工美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大力開展行業培訓、評價和競賽工作,推動地方行業組織和專業院校申辦職業技能比賽,以賽育人,以賽促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説。

  11月7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在安徽省歙縣召開2022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暨全國工藝美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工藝美術行業標準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張崇和説,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積極籌建全國工藝美術標委會,組織編制章程,制定工作細則,從上百位申請者中選出16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4位企業負責人、29位專家學者、11位行業管理者擔任委員,填補了工藝美術標準化組織的空白。

  “全國工藝美術標委會正式成立,工藝美術事業將邁上以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的新征程。”張崇和説,“我們要抓緊編制行業急需的《工藝美術品分類》《工藝美術品術語》等標準,也歡迎廣大工藝美術大師和從業者積極提出意見建議,為工美行業的標準化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6日 06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