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拔尖人才強創新之基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本期教育版,聚焦各地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展現高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探索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編 者
中國人民大學——
交叉融通,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本報記者 閆伊喬
“寫古詩、讀古籍、練古琴……我們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古代中國的歷史環境。”中國人民大學2020級本科生李天珺通過二次選拔,成為學校國學—古典學實驗班首屆學生。能進入這個文史哲融會貫通的跨學科人才培養項目學習,她感到十分幸運。
在中國人民大學,像李天珺一樣在本科階段就接觸跨學科學習的學生有很多。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已設立包括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項目、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等在內的39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一本證書,兩個學位,多專業學習,跨學院培養”是中國人民大學對於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處長吳健介紹,2020年,學校依託14個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雙一流”建設學科,打破學科與專業壁壘,以人文大類和理工大類為書院制試點,分別成立明德書院和明理書院,實行第一年書院管理、第二年起學院管理的“1+3”協同育人機制。
與育人組織模式改革同步推進的是授課方式的調整。“經濟學是一種思維方式嗎?”在哲學院開設的《“哲學+”的視界》系列對談課程上,不同領域的學者圍繞學術熱點問題進行跨學科、多視角詮釋。“生動的教學方式,學科間的思想碰撞,讓我們更加理解學科間的交叉與融通。”2019級PPE(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專業)實驗班學生周詩穎説。
“這門課程一推出便成為大家爭相推薦的‘網紅課’。”哲學院院長臧峰宇介紹,為推動跨學科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升級,學校實施“123金課計劃”,重點建設100余門跨學科融合課程。
3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2個主輔修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1個跨校國際性人才培養項目……新聞學院多樣化特色人才培養項目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新聞學院副院長李彪介紹,學院人才培養體系類別多元、層次豐富,今年還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專業共同開設“國際新聞與傳播+西班牙語聯合學士學位”跨校人才培養項目。
記者了解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是中國人民大學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學校2009年起創辦的國際小學期,目前已有超過4萬名學生參與。
吳健介紹,“打破學院、專業、學校、地域等多重壁壘,都是在給予學生更廣闊的平臺和更多元的選擇。未來,學校還將繼續通過專業、課程、教材、教學和平臺建設,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産教融合,提高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
本報記者 吳 月
“歡迎你,未來的卓越工程師!”回憶入學時在校園中看到的橫幅,北京航空航太大學2022級碩士研究生趙俊博依然心潮澎湃。作為北航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首批學生,他正在校企導師組的聯合培養下開展學習研究。
近年來,北航不斷深化産教融合,著力構建具有典型行業特色的卓越工程師和高水準複合型工科人才培養體系。
在《航太工程實踐講堂》課堂上,站上講臺的不是校內教師,而是航太工程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的權威專家。課上,曾任長征一號火箭總體設計員的老科學家韓厚健講授了“我親歷和了解的航太火箭的發展”。“講述自己的經歷、追憶錢學森先生的事跡時,老師的眼角泛起淚花。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輩航太人對航太報國的執著,以及我們肩負的重任。”宇航學院學生趙澤林説。
北航注重將行業前沿技術融入專業課教學,已打造60余門校企共建的工程實踐課程,不僅培養學生愛黨報國、敬業奉獻的情懷,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發射成功!”去年10月,北航牽頭開展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主星“北航亞太一號”成功發射。“實踐課堂上,北京航太動力研究所的企業導師分享了型號研製和應用過程中的知識與經驗,啟發我們解決小衛星設計研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北航亞太一號”推進分系統學生負責人吳坤隆説,“老師們還帶著同學們在總裝車間開展現場教學及實習實踐,為我們提供理論與工程實踐結合的鍛鍊機會。”
如何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北航注重産教精準對接、構建實踐平臺,建立校企雙導師制度,指導學生瞄準工程實踐問題開展研究、産出成果。
“校企導師的聯合指導讓我受益匪淺!我運用生産設備開展了工藝優化和電路設計工作,提升了産品性能。”殷加亮是整合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首批工程博士,依託學院平臺赴整合電路企業實習實踐。“我意識到,要想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僅靠書本知識是不夠的。理論結合實踐,才能學以致用。”他説。
北航校長王雲鵬表示,今年以來,學校聯合領軍企業成立了卓越工程師産教聯合培養研究中心,舉辦了首屆卓越工程師培養高峰論壇。學校將建好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積極推動構建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産教聯盟,不斷創新産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和組織機制,持續探索新時代卓越工程師自主培養之路。
中國農業大學——
厚植情懷,造就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本報記者 吳 丹
古生村的年輕人突然變多了,村子也熱鬧起來。
走在路上,隨便偶遇一人,就可能是碩士、博士。秋燕小吃店的楊老闆笑稱:“我們村的教育水準,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今年2月,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這是全國首個流域農業綠色轉型的科技小院,重點關注洱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高品質協同發展,也是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育人模式壯大成熟的重要標誌。
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創建第一個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已從曲周走向全國各地,在解決農民實際問題的同時,也培養了1800余名學生。
“新農科人才的培養,要放到農業生産和科技前沿一線。”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衝,是北京幾家科技小院的負責人。一年中,王衝超過1/3的時間和學生們蹲在田間地頭,解決農業生産一線問題,著力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拔尖創新人才。
“要發自內心地去為農業、為農村、為農民做點事。”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説,情懷是新農科人才最重要的素養。中國農大匯聚名師開設了“大國三農”精品線上課程,打造2萬畝耕讀特色勞動教育基地,將課程“教學大綱”轉變為“育人大綱”,開啟“專業課發揮思政教育功能”專項教改,奠定知農愛農情懷教育基石。
面向農業科技前沿和産業前沿,中國農大開設了一批全國首創專業,從課程體系重構、傳統專業改造、新型專業佈局等方面著力,逐步完善新農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對2021屆本科畢業生去向統計顯示,89%的涉農專業畢業生選擇在“農業+”領域深造或就業。
“走上農業這條路,你動搖過嗎?”
傳統觀念中,從事農業工作約等於收入差,面朝黃土,人辛苦。採訪中,中國農大學生們回答:
“深山石頭窩,出門就爬坡,我沒有絲毫後悔。”動物醫學專業2015屆畢業生李康靈,放棄高薪,“扎”進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探索“五方聯動”建設産業園區,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農學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四學生徐圓荃,寒暑假和同學們自行組隊,走進隴畝阡陌,了解鄉情。在她眼中,廣袤農村已一改從前面貌,風景優美,農業機械化程度顯著提升。
在雲南古生村的科技小院,在甘肅石羊河的實驗站,在吉林梨樹縣的黑土沃野,在海南崖州灣的育種基地……大江南北,知農愛農的中國農大人,迸發著以青春之力投身鄉村振興的興農熱情。
天津大學——
“師友計劃”,幫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本報記者 丁雅誦
前不久,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安青松來到修園11齋429宿舍,與2022級智慧製造與建造大類的幾名本科新生交流生活狀況、提供專業指導、分享科研心得。安青松有一個新身份——429宿捨得“師友”導師。
“我們剛進入大學,對所學專業、所需素養技能以及大類分流等情況,都缺乏系統了解。有了‘師友’導師,心裏就踏實多了,許多疑問迎刃而解。”429宿舍學生韋春雲説,“智慧製造與建造大類涉及4個學院、11個專業,科研發展趨勢如何、未來學業道路怎麼選,安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很細緻的指導。”
“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本職,陪伴學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與學生深入交流中,安青松儘自己所能幫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讓他們儘快完成角色轉換、融入大學生活,繼而培養學術志趣、做好人生規劃。
在天津大學,“師友計劃”已經從最初的跨學院大類本科新生,推廣到了全體本科生。學校在專業教師中選聘了730位師德師風高尚、教學科研能力和專業指導能力較強的教師擔任“師友”導師,以學生宿舍為單位,每間宿舍選配1名導師。選聘的導師將在兩年聘期內與所帶學生定期面對面交流,從思想引領、專業認知、學業指導、生涯規劃等角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確定專業後,導師還將繼續跟蹤指導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
“在本科生大類招生背景下,人才培養面臨新形勢與新挑戰。‘師友計劃’正是提升跨學院大類本科生思政工作精準度和針對性、推進各育人隊伍有效銜接的一個重要抓手。”天津大學學工部部長趙欣介紹,目前學校已構建起輔導員、班主任、“師友”導師協同配合、優勢互補的全員育人體系,並在不斷構建完善通專融合、本研貫通的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
本科階段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既是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成型期,也是知識架構、基礎能力的形成期,更需要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的引導。在此前2022級本科生“師友”導師培訓會上,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為導師們講授“第一課”,希望導師們能夠全面深入了解學生,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成為讓學生想得起、信得過、找得到的良師益友。
楊賢金錶示,“師友計劃”是學校推進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完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舉措,今後要繼續推動學校資源向本科教育匯聚,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養一流本科人才。
蘭州大學——
鼓勵探索,讓學生在基礎學科“扎”下去
本報記者 金正波
“一待就是一整天,一遍遍調試參數,記錄動態數據。”為做好科研項目“介孔硅奈米膠囊負載貴金屬催化劑”,蘭州大學2019級萃英學院化學萃英班學生任炫光和團隊成員泡在實驗室裏,潛心鑽研。
有時為了求證一個結論,他們要翻閱大量文獻,嘗試不同實驗條件,經歷上百次失敗。“每一次失敗,都是發現問題的過程,意味著離正確答案更近了一步。”項目負責人任炫光深有感觸,“作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的一員,應該厚實專業知識,增強科學思維,在科研訓練中大膽嘗試、小心求證。”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們的科研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團隊成員劉雲帆説:“從確定項目選題到開展科研實驗,都離不開化學化工學院董正平教授的幫助。”
“鼓勵學生進實驗室,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潛能,提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有志趣的本科生到實驗室參與科研,董正平一直很歡迎。
這是蘭州大學萃英學院營造創新環境,厚植人才成長沃土的一個縮影。
蘭州大學作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的實施高校,于2010年成立萃英學院,專門負責該計劃的實施。萃英學院執行院長賀德衍介紹,萃英學院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學院共同推進“院院協同,合力育人”機制,設立萃英學生創新基金項目,鼓勵學生開展科研探索,實現專業學習和創新實踐能力雙提升。
眼下,萃英學院畢業生田恩麟正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進入萃英學院的第一個學期,我就申請了萃英基金項目。結項時,被評為優秀項目。這堅定了我投身基礎學科研究的信念。”回憶起本科時光,田恩麟依舊難忘。
打開萃英學院學生的“成長檔案”系統,田恩麟和同學們的發展之路清晰可見——
萃英學院從學生一入選,就為每名學生設立“成長檔案”。目前,已收錄1100多名學生的“成長檔案”,包含科創項目、發表論文、第二課堂成績單等內容。畢業之後取得的成果和榮譽也會更新進檔案“數據庫”,持續追蹤學生發展全過程。
“萃英學院是蘭大探索本科生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點學院,是拔尖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和創新培養的重要基地。”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説,蘭州大學高度重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品質,為學生成長成才厚植土壤。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