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青春能量 創造精彩人生(青春派)
圖①:趙觀輝生活照。 受訪者供圖 圖②:次仁明久在觀察燃料棒成分的情況。 本報記者 徐馭堯攝 圖③:李記天正在給門診病人講解病情。 本報記者 朱佩嫻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活躍在創新創業一線,在科技前沿、鄉村振興、醫學研究等領域,到處都能見到這些銳意創新、拼搏奮鬥的青年身影。
本版今天推出3名年輕人在各自領域深耕細作、創新創業的故事,他們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編 者
趙觀輝:
緊盯前沿領域,開拓科技藍海
國慶7天假,趙觀輝加了6天班。“3天在辦公室寫基礎科研建議書,3天在能力建設項目現場推進工程實施,指導工人組裝、調試各種設備,時間緊任務重,不敢有絲毫鬆懈。”作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的一名青年科研帶頭人,趙觀輝已經習慣了這樣忙碌的狀態。
今年33歲的趙觀輝參加工作近10年,一直從事船舶某系統的研製工作。
“我們身處船舶總體設計單位,牽頭任務眾多、涉及專業繁雜,科研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同時負責多個項目。這些項目任務大多是開拓性的,只能邊學習、邊消化、邊推進。”趙觀輝告訴記者,這就要求科研人員具備高效學習能力,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填補知識盲區,“碰到什麼學什麼”。
在某大型項目關鍵系統研製過程中,由於一個重要指標限制,傳統技術方案無法滿足系統研製的要求。作為系統主任設計師的趙觀輝,頂著巨大的壓力,創造性地提出了全新的系統架構方案。
“新架構的成熟度和可靠性直接影響項目成敗。”趙觀輝説,為了提前釋放技術風險,他帶領團隊花費近半年時間,在電腦上開展了系統全範圍、高精度倣真分析。在分析過程中,已有的倣真工具與方法無法兼顧計算精度與效率,他又向上申請了專項研發基金,開展一維與三維耦合計算方法的論證、研究與應用,最終完成了新架構方案的設計優化與初步驗證。
緊接著,為了進一步確保方案的工程可行性,他帶領項目組成員赴華東某試驗基地,開展現場實物縮比試驗。白天,他當起“包工頭”,組織現場建設,設備吊裝、管路焊接與儀錶接線等“一個都不能少”;晚上在試驗控制室,帶領年輕的團隊繼續開展試驗倣真虛擬調試與試驗文件編制……經過近一年艱苦的外場試驗,他們完成了該系統全新架構方案的工程驗證,為項目圓滿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開始,趙觀輝受命擔任某特大型能力建設項目副總工藝師。在申報論證過程中,他每週兩三次往返于北京和武漢之間,往往是早上5點起床,趕最早一趟高鐵赴京;開完會趕最晚一班高鐵回武漢,到家往往已是深夜1點多。經過專家反覆論證、數十次的修改,他們終於完成了近百萬字的申報材料,項目建議書成功獲批。
“當看到專家評估意見書上‘本項目填補了某系統研製條件空白,國內規模最大、試驗能力最全面’的評價,我瞬間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趙觀輝激動地説,在項目建設現場看到數萬平方米的試驗室與規模宏大的試驗臺架一天天拔地而起,他感到內心十分自豪。
“相比傳統的圖紙文件評審、單機設備測試、實物系統整合試驗的串列研發模式,基於數字孿生的全新研發模式能夠通過構建系統高精度數字孿生體,在虛擬空間提前開展設計方案分析驗證,並行完成不同設計工況的設備—系統虛擬測試。”趙觀輝説,通過數字化研發模式轉型,將大大降本增效,縮短産品交付週期,提高交付品質,也能有效避免實物系統試驗的安全風險。
為此,趙觀輝還積極與1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交流、合作,大力推動船舶研發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目前已經成功申報某重大基礎科研專項,實現了技術成果在船舶領域的試點應用。
“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將緊扣行業需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創新研究和應用前沿技術,為打造一流國産船舶裝備、開拓科技新藍海貢獻自己一份力量。”趙觀輝説。
次仁明久:
青春守望高原,創業改變家鄉
幾顆煤球、幾塊牛糞鋪在白紙上,攤在設備前,藏族小夥次仁明久正在不停搗鼓。他在筆電上寫寫畫畫,然後把這些材料放入機器燃燒,根據燃燒情況記錄燃燒時間、熱值等資訊。
“這是我們公司最新研發的可再生燃料棒,主要利用牛羊糞與一些其他材料製成。”西藏那曲市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負責人次仁明久介紹,“經我們加工處理,這些燃料棒的燃燒時間和效率都是直接燃燒牛糞的4到5倍,污染又比燃燒等量的煤球要少得多。”
出生於1993年的次仁明久,已經和這些燃料打了5年多的交道。2017年,他正式成立公司,旨在為家鄉清潔能源開發做出貢獻。
在藏北高原,牛羊糞是當地牧民最常用的燃料,如何讓這些燃料使用得更加高效、更加環保?畢業于西藏農牧學院的次仁明久諮詢了學校的老師,請教自己的創意是否可行;在自己家鄉的草原上,他向老一輩的牧民請教生活經驗,從傳統中“取經”;他也在各地相關企業中打聽,詢問是否有相關的生産經驗……
在各方幫助下,次仁明久一次次實驗、一點點調整燃料棒的製造流程和産品各項要素配比。那段日子,次仁明久一直待在公司,每天從早到晚就是燃燒各種實驗品,不斷測試燃燒效果。過程曲折但次仁明久從來沒有氣餒:“把傳統和現代工藝結合,我一定能創造出適合高原的産品。”
功夫不負有心人。次仁明久綜合了多項現有的混合製備技術,並根據老牧民提供的一些成功經驗,終於研發出適合高原使用的燃料棒成分配比和製造工藝。
解決了可再生燃料棒的研發難題,次仁明久立馬投入擴大生産中。沒想到擴大生産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單就是原料收購,就遇到不小的難題。
“您家的牛羊糞能全部賣給我不?”
“你是誰啊?咱家的牛糞還要自己留著燒呢!”
第一次進村收購,次仁明久吃了閉門羹。他挨家挨戶問。“你一個小年輕,張嘴就讓大家把日常燒的燃料都賣給你,誰相信?”一名村民的話讓次仁明久明白了原因所在。他可不只是收一次牛糞,而是想在這裡建設一個收購站,為自己的燃料棒提供長期的原料供應。可村民不信任他,咋辦?
次仁明久決定用誠意打動村民。在村裏,他和公司的同事走家串戶,和村民講解廢物利用知識,也介紹自己收購的目的。此外,對已經同意出售牛羊糞的農戶,他不斷提高收購數量,村民們也得了實惠。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相信這個年輕的小夥子。
從一個村莊到多個村莊,次仁明久不斷拓展自己的收購範圍。如今,他在20多個鄉鎮建立起牛羊糞收購站,並雇用當地老鄉擔任負責人,既方便收購,也帶動了當地就業。“我們建立收購站帶動當地70多個老鄉就業,這些收購站又輻射當地2000多戶農民增收。”次仁明久説。
今年以來,次仁明久還設立了土壤檢測站,開展土壤品質的檢測和研究,探索全鏈條的資源可再生生産。“立足對那曲羌塘草原的土壤研究,我們希望把可再生燃料棒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有機肥料轉化為土地肥料,利用到治理土地沙化和人工種草工作中。”他説,“在經營過程中保護家鄉的土壤和草原,是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
隨著産量不斷提高,次仁明久公司的經營情況也越來越好。如今,他正準備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技術含量,“我們正在培養和吸收更多人才,希望不斷改進産品,讓燃燒棒更有效率、燃燒産物更加環保,讓更多老鄉用上清潔高效的能源。”
李記天:
用現代科學助力中醫藥學
10月9日早上7點,李記天就已經來到辦公室,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記者發現,他的辦公室裏挂著一個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一天的工作計劃:會診、手術、實驗室數據……直到晚上9點,還安排查閱相關學術論文。他的同事告訴記者,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要想找到李記天,就去他的‘兩室一廳’——晚上在實驗室,白天在手術室或門診大廳”。
1988年出生的李記天如今身兼數職:除了擔任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他還是河南省中醫藥防治骨腫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每當大家問他“任務這麼多,工作壓力大不大”時,他總是從容地答道:“趁年輕,就該多做事、多去拼!”
2013至2017年,李記天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生物系腫瘤免疫研究室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毅然拒絕了海外的優厚條件。“當時恰逢河南省首次招才引智計劃,家鄉的真誠召喚讓我頓感責任在肩,強烈的使命感促使我回國,投身到家鄉的發展建設中來。”李記天説。就職于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後,李記天把精力主要放在了中醫藥防治骨腫瘤及脊柱退行性病變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中。
在臨床上,李記天常常會看到才十幾歲的孩子就得了骨肉瘤,“由於孩子早期不易發現症狀,也不會表達病情,很多孩子等到紅腫熱痛時,都已經是中晚期了。有的不得不截肢,有的即使做了手術,癌細胞卻還是轉移了……”李記天感到十分痛惜,“骨肉瘤是一種高度惡性的骨腫瘤,10歲到20歲的青少年是高發人群,目前多采取化療加手術的治療方法。如果骨肉瘤能夠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減少復發、轉移的可能,降低治療難度,避免截肢,孩子們就可以繼續正常生活。”
李記天認為:“只有把臨床和科研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造福人類。”現在,除了門診、手術,李記天還積極投身於骨腫瘤早診、早治的最前沿研究,潛心研發骨腫瘤早期診斷試劑盒,並期待這些研究成果未來能儘早應用於臨床。“有了這種試劑盒,孩子們只要通過血檢,就能在早期發現骨肉瘤,儘早治療、儘快康復。”李記天説。
“只有讓全世界都知道中醫藥究竟好在哪兒,才能更好地將中醫藥傳承下去。”李記天一直有種使命感,“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的中醫骨傷特色專科醫院,很多中醫藥都是百年祖傳方劑,在臨床上久經考驗、療效顯著。我一直琢磨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助力中醫藥學,在此基礎上創新研發更好的新藥。”為了更好地研究中醫藥,李記天在已經取得美國醫學博士學位的情況下,如今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骨傷科學博士學位。
在李記天的帶動下,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實驗室紮根,致力於運用現代科技結合傳統研究方法,全力以赴開展中醫藥基礎和臨床研究。“我常常告訴我的團隊,醫學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一定要保持國際視野,做到終身學習,這樣才能幫助更多患者遠離病痛。”李記天説。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3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