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媒文章:美國激進加息恐成遏制需求的陷阱

2022-10-14 21:41: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10月8日發表題為《激進加息恐成遏制需求的陷阱》的文章,作者是該報金融政策及市場編輯大塚節雄。文章認為,如果政府以遏制通脹之名行擴大需求之實可能會加劇通脹,央行過於激進的加息也可能在未來引發嚴重的經濟惡化。問題的根本在於決策部門之間能否共用展望後疫情時代經濟的宏大藍圖。全文摘編如下:

  就在2021年春,美聯儲還認為通脹是暫時性的,對於儘快出臺金融緊縮政策態度謹慎,以至於市場上流傳著這樣的笑話:“在供給有限的背景下,為應對通脹,央行真正應當做的不是加息,而是降息。”

  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引發物資短缺,抬高了價格。如果真是這樣,只要讓貨架堆滿商品就可以了。按照常理,加息會導致企業投資意願下降,工廠沒人建,商品自然也就不會增加。反倒是降息才能夠促進投資,這樣一來商品也多了,物價也穩定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樣看來,對加息持敵視態度、通脹率起飛卻依然強行要求央行降息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做對了嗎?當然不可能。通脹會引發更嚴重的通脹,如果對低利率放任自流,經濟就會陷入混亂,企業自然也就沒有建工廠的心思了。

  在美國,鉅額財政刺激計劃通過對家庭發放補貼催生了強烈的消費意願。人手短缺也進一步刺激了用人成本的上升,導致服務價格高企。再加上俄烏衝突的影響,一旦形成所謂“複合型通脹”,文章開頭所説的那個笑話也就沒人再講了。

  但是最近,類似的擔憂又出現了。過於急切地想要遏制通脹,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央行的緊縮措施上,儘快讓需求降溫,可這樣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3日再次強烈要求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發達經濟體央行重新審視其貨幣和財政政策:“任何希望通過加息壓低物價卻不會導致經濟衰退的想法都是輕率的賭博。”貿發會議認為,這將給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造成傷害,引發債務危機和投資機會減少。

  如果激進加息只是回到了原本就存在的長期停滯還算好事。逆全球化潮流迫使覆蓋全球的低成本供應鏈發生斷裂。衝突頻發導致資源價格飆升,對於資源的爭奪還在繼續,可能誘發新的衝突。在向著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綠色通脹”也將繼續。

  要想打造有能力抵禦供給不足的經濟,少不了要通過吸引投資“提高商品供給能力”。如果因為經濟低迷導致投資減少,將會頻繁發生經濟停滯與高通脹併發的“滯脹”。依賴央行遏制需求就潛藏著這樣的陷阱。

  其實美聯儲的處境也很艱難。為了阻斷惡性通脹的勢頭,可能必須拿出寧可犧牲經濟繁榮也要堅決推行緊縮政策的姿態。但另一方面,美聯儲又完全不介意引發經濟混亂,甚至沒有做好讓通脹率回歸2%的心理準備。

  如果美聯儲願意忍受3%的通脹率,或許會緩解嚴重的經濟低迷扼殺投資萌芽的風險。

  但是一旦外界認為2%這個“黃金點位”可以根據(美聯儲)自己的方便隨意改動,也可能動搖人們對於通脹的心理預期,從而存在刺激物價上行的風險。眼下,堅持既定目標、實現在2%附近軟著陸一事看來仍有討論的空間。

  如果政府以遏制通脹之名行擴大需求之實可能會加劇通脹,央行過於激進的加息也可能在未來引發嚴重的經濟惡化。問題的根本在於決策部門之間能否共用展望後疫情時代經濟的宏大藍圖。把所有問題丟給央行,強迫其壓縮需求,確實不能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