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江蘇東海用非常之功“繡”出百姓美好生活

2022-07-29 22:16:00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字號

  盛夏時節,行走在江蘇東海縣大街小巷,城市面貌煥發新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環境衛生乾淨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居民小區、十字路口,志願者用行動傳遞文明風尚。

  在向全國文明城市邁進的過程中,東海縣正堅持“為高品質發展而創、為城市進步而創、為人民幸福而創”的主題主線,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情懷建設這座城市。

  萬眾一心,共赴“文明之約”

  “生活在這裡,為建設更美麗、更舒適的城市出一份力,應該的!”近日,在東海縣牛山街道美麟大公館南區,身穿志願服務紅馬甲的董緯邊清理樓道內垃圾邊説,“我想用實際行動帶動小區更多的人講衛生、加入到志願服務行列中來。”

  小區公開欄內,垃圾分類科普宣傳畫引人注目,設有垃圾分類標識的垃圾桶整齊擺放在道路旁。居民胡曼曼下樓丟廚余垃圾,打開手中垃圾袋,把袋中垃圾倒入一個專門的桶,再將垃圾袋扔入一旁的小桶,“以前什麼垃圾都倒一起,現在志願者到府指導俺們,感覺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麻煩。舉手之勞促進垃圾迴圈利用,小區環境好,住得也舒心。”

  今年6月,東海縣開展城區居民小區、主次幹道聯動共創志願服務活動。每到雙休日,來自111家單位的約3000名志願者深入308個小區、走上46條道路,推進居民和行人在文明風尚、城市秩序、環境衛生等方面達到創建要求。

  東海還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標準,把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方針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導文明生活方式五個方面融合貫通,建立志願服務“項目庫”,實施“理進萬家”“千行聯千村正氣傳晶都”等26個特色項目,共赴文明之約。

  城鄉聯動,共塑“文明之城”

  近日,東海迎來暴雨天氣,降雨量達165.0毫米。暴雨之下城區零內澇,源於東海未雨綢繆,積極修編各類防汛應急預案,儲備防洪排澇應急物資,加強雨水管網系統治理。

  “汛期來臨前,我們整改了雨水管道內部結淤、破裂、變形及雨污水管混接、搭接、錯接等問題,對20余公里的城區雨水管網實施了‘通脈清栓’工程。”東海縣住建局負責人説。

  今年,東海縣啟動基礎設施“體檢”工程,實施城市更新,改造74個老舊小區,加快道路交通設施改造、綠化景觀升級、街景建築立面整治和公共空間環境綜合整治,推動文明社區共建共治共用,積極提升城市“顏值”。

  步入改造一新的城投口袋公園,花兒搖曳、綠植蔥郁,讓市民李支華體會到幸福感,“每天早晚我會來這裡健身,雖然地方不大,但環境很好。”公園內配有健身器材、兒童遊樂設施,別具特色的弧形主題格柵景墻、文明公約主題廊架,讓“美景”與“美德”相得益彰。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美麗示範鎮村建設、常態化村莊清潔行動的持續開展,一幅優美、清新、幸福的美好畫卷正在東海徐徐展開。

  一辦十組,共克“文明之疾”

  近日一早,東海縣市容環境整治組成員單位以拉網式推進的方式,清理整頓重點區域、關鍵部位存在的亂堆亂放、亂貼亂畫、店外經營、衛生死角等突出市容問題。

  今年以來,東海縣以縣領導帶隊聯合執法拉網式推進整治城市頑疾已達3次。“文明城市創建是招引客商的‘第一要素’、開放發展的‘第一印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東海縣縣長張其兵説,“我們把整治工作與不斷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融合到一起,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城市發展積蓄新動能、打造優生態。”

  為此,東海縣今年創新設立“一辦十組”,設置的10個專項組組長均由縣四套班子成員任組長,負責創建重點任務推進。深入實施縣級領導包乾制度,26位縣級領導分別包聯3個市場、27條城市道路,全縣111家單位包聯308個小區,每週六上午集中開展包聯督導工作。

  同時,東海縣創建“四級”督查機制,對督查發現的問題,督促責任部門立即整改。以一系列舉措築牢民生“裏子”、撐起城市“面子”,切實提高市民對“創文”工作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