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打造山水之城 書寫生態畫卷
【走進縣城看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王雯靜
“東接威遠、西望羌海、南臨湟流、北通甘涼”,作為古絲路南道的樞紐,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青海省東部、祁連山南麓,地理位置獨特。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通縣努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不斷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生態和諧、綠色低碳、産業鮮明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綠色理念築牢生態屏障
“大通森林覆蓋率達43.3%,居青海省之首。”大通縣縣長馬明旭自豪地説,大通始終把綠色作為發展的底線,力爭打造出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畫卷。
“大通全縣水資源總量6.71億立方米,是青海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全縣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達57.34%。”大通縣林草局副局長馬國祥介紹,大通還是青海省林業工作重點縣,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重點縣之一。
近年來,大通縣在打造高原綠谷、潔凈城市中找準切入點、融合點,全面推進林草長制,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等一批林業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完成國土綠化任務32146公頃,縣城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3%。
同時,大通縣全力推進“河湖清”行動,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推進湟水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6%,工業污染源實現全面達標排放,水環境實現整體性好轉。
從老爺山到娘娘山,從鷂子溝到達板山,從朔北的群山到遜讓的梯田,如今大通境內層巒疊嶂、綠意盎然。
鄉村旅遊拓寬致富新路
“這兩年,來我們這兒的遊客越來越多,今天就接待了11桌。”山下的農家院裏,趙文科正忙著招呼客人。2017年,在西寧打工的趙文科回鄉辦起了農家樂。“一個週末的收入就是我過去一年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趙文科説。
“東至溝村過去是一個靠天吃飯、土地貧瘠的小村莊,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實現了華麗蝶變。”大通縣朔北藏族鄉東至溝村黨支部書記李迎仁説,短短幾年間,村裏每人平均收入從2000多元增至14294元,村集體經濟也由先前的一無所有增加到了130多萬元。
“通過‘政府主導、多元投入、農戶受益’的模式,大通縣依靠依山傍水的獨特資源,打造鄉村生態旅遊。”大通縣文體旅遊局局長馬秀清介紹,這幾年,大通縣生態旅遊村發展到了14個,其中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八里村的梯田油菜、窎溝溝的戶外探險、邊麻溝的林間花海都成為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有的更是成為網紅打卡地。2021年,大通縣全年接待遊客337萬人次,旅遊綜合産值超過10億元。
産業振興推動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大通縣依託天然無污染的高原環境,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和農産品種植。大通牦牛作為優質種牛,在青海39個縣及全國多個牦牛産區得到推廣,僅這一項就新增效益14億多元。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牦牛的提純復壯和當地牦牛的改良工作。”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廣服務中心主任李青雲説。
傳統産業不斷升級,新興産業也在蓬勃發展。位於大通縣的省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北川工業園區,已有企業360家,2021年實現工業産值326.7億元。
“園區內電解鋁企業綠電使用率在78%以上,位居全國前列。”大通縣副縣長肖克忠説,隨著青海省光伏太陽能、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率的提高,綠電使用率還將持續提高。通過生態優化利用和産業轉型升級,大通縣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新路徑。2021年,大通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32.52億元。
“作為青海省重要的生態保護地,大通將堅持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把高原特有的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特色農牧業、高原康養三大産業。”大通縣委書記劉波表示,下一步,大通將持續築牢西寧北部生態屏障,不斷拓寬“兩山”轉換通道,推動高品質發展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