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非凡十年丨山西:譜寫新時代發展的絢麗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戰貧困奔小康,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踐行“兩山理論”讓山河煥新顏,持續改善民生,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
盛夏時節,山西大同雲州區17萬畝黃花進入收穫季節,遇駕山村村民郭衛東正在採摘黃花,黃花的採摘期將持續一個多月。

山西大同雲州區周士莊鎮遇駕山村村民 郭衛東:今年雨水挺充足,管理也上去了。你看,滿地都是黃花。今年我估計前景不賴,行情今年也挺好。

雲州區曾經屬於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這裡缺産業、農民增收難。當地依託“黃花”等特色産業帶動群眾脫貧增收。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同市雲州區,他指出,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希望把黃花産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産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落實總書記要求,當地大力發展黃花産業。如今,“大同黃花”品牌已經遠近聞名,種植面積從2012年不足3萬畝,發展到現在的26.5萬畝,位居全國黃花主産區之首,並形成了全産業鏈。

郭衛東家現在靠著黃花産業,年收入近7萬元,他家從土窯洞搬進了現在的磚瓦房,日子越過越好。

山西大同雲州區周士莊鎮遇駕山村村民 郭衛東:現在我50畝地流轉出去(種黃花),一畝地500塊錢,一年就是兩萬五。我、老婆、孩子都在這打工,我一個月能掙三四千、老婆能掙兩三千,到了年底還有分紅錢。

2021年,大同黃花全産業鏈産值突破30億元,帶動13.2萬人增收,戶均增收5400元。
新起點、再出發,山西正補齊區域短板、壯大鄉村特色産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過去,汾河水污染嚴重,兩岸黃土裸露、垃圾遍地。

山西太原市民 胡文晉:在十年前,我們的汾河環境非常差,爛石頭、臭污水都有,過來以後是臭氣熏天。
汾河治理,總書記牽掛於心,他指出,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牢記總書記囑託,當地實施汾河生態綜合修復等一系列工程,包括設立黃河實驗室、聚焦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等重大任務。
如今,汾河兩岸花草盛開、水鳥棲息,入黃水質達到Ⅳ類以上,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砥礪奮進,十年巨變。
山西佈局新興産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加緊推進,突出先進製造業定位,打造新材料産業集群,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接雄安新區建設。
十年來,山西夯實煤炭、煤電兜底保障基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進煤礦智慧化建設,大數據、5G技術應用於煤炭生産環節,累計建成22座智慧化煤礦;煤炭先進産能佔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超過34%。
十年來,山西地區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11600多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2590多億元,歷史性跨過2萬億大關。
十年來,山西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290家,增加到2021年的3553家。

十年來,山西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18.03%,提升到2021年的23.6%。

山西省發改委黨組成員 馬雙喜:山西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融入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強勢起步,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