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鬥者正青春】“選擇考古一線從不後悔”

2022-07-10 16:4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這個唐墓出土的金子品類比較多,這些堆疊在一起的銅錢出自西漢時期的墓,還帶著穿錢的麻繩,保存非常完整……”在西安市城北片區基本建設考古項目考古隊駐地的現場文保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見到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館員邵晶,他正和考古隊員清理近期多個考古工地出土的文物。

  不多時,邵晶又帶著兩名年輕的考古隊員頂著烈日趕到西安市城北片區基本建設考古項目大堡子墓地工地。“頂烈日、淋大雨,幹考古工作就是要不怕吃苦地盯在工地一線,這樣才能鍛鍊隊伍。”邵晶説。

  “3年來每個週末邵老師都堅守在工地。去年12月,為配合疫情防控,西安各小區和單位進行封閉管理。邵老師趕在封閉前來到考古隊駐地,跟我們同吃同住了一個多月。在他的帶領下,室內資料整理工作和文物修復工作如常進行。”考古項目執行領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朱瑛培説。

  37歲的邵晶多年堅守田野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因為熱愛所以堅守擔當的牢固信仰。

  2011年,為配合延安市南溝門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剛畢業兩年的邵晶被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任命為隊長,負責對庫區範圍內的黃陵縣寨頭河村附近的基礎建設進行考古發掘。原以為只是一次普通基建考古項目,進場後才發現,整個村子已經搬遷,墓葬盜掘情況嚴重,到處都是盜洞,而且是近一個月被盜的。

  “前期勘探報告顯示,寨頭河只有約二十座墓葬。在摸排墓葬盜掘情況時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墓葬,且隨著考古發掘清理工作的進行,發現的墓葬數量逐漸增加至100多座。”邵晶説,前期批下來的考古經費顯得杯水車薪,他上報單位堅持全面考古發掘,想盡辦法克服經費不足。

  經過考古隊近一年的發掘,寨頭河村戰國墓地出土了一批豐富的戰國時期戎人遺存,這是陜北地區首次發現並完整揭露的唯一一處戎人墓地,為辨識該區域同類遺存的年代及性質提供了較為可靠的尺規。最終陜西黃陵寨頭河戰國墓地入圍了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名單。

  2012年年初,剛結束寨頭河村墓地考古工作的邵晶接到新的任務:帶領考古隊直接從黃陵出發,奔赴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的石峁遺址。沒路、沒水、沒電、沒信號,他們在發掘現場不遠處一座廢棄了近20年的窯洞一住就是好幾年。隊員們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幾公里外的鎮上拉水。冬天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將三輪車發動機的外殼都凍裂了。

  在2020年之前,邵晶每年在石峁遺址發掘現場的工作時間都超過300天,白天進行考古發掘,晚上整理資料。“石峁遺址考古的發現不斷顛覆著學界以往對中國早期文明發展高度的認識,對我們國家的文化自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邵晶説。

  2020年底,石峁遺址入選《考古》雜誌評選的過去10年“世界十大重要考古發現”,一同入選的還有義大利龐貝遺址的新發現、埃及的木乃伊製作、吳哥的遙感考古等。去年10月,石峁遺址還入選我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近日,在陜西省文物局主辦、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考古博物館)承辦的首期“泰星講壇”上,邵晶作了題為“石峁考古與文明起源”的講座。“選擇考古一線從不曾後悔,擇一事終一生,堅守擔當是考古人的信仰。”邵晶説,自己能取得成績正是源於此。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