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三夏”生産中青年新農人的奮鬥與探索

2022-06-21 09:26: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瞧!風吹麥浪中的青年人

  ——“三夏”生産中青年新農人的奮鬥與探索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三夏”中的新農人】

  “三夏”,一年農事中的第一個大忙。

  夏收、夏種、夏管,從每年5月中下旬開始,至6月中下旬結束,重要的農業生産時段。

  此時,上年秋季播下的麥子和油菜成熟,需要搶時間收割,顆粒歸倉;當年的玉米、水稻需要不誤農時播種栽種;種下的農作物需要一種就管,確保搭好“豐産架子”。

  如今,一些城市青年已不知何為“三夏”,可還有一批青年,把“三夏”當作自己一年中最有價值的時光。他們躬身田畝,又熱衷科技,把“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生活過出了更多時尚感和人情味,在父輩耕種過的土地上精心培育著現代農業的秧苗。

  選擇純粹

  “瑣碎!瑣碎得如同成堆的麥子。”回憶起5年前第一次經歷“三夏”,平東林抓起一把麥粒説,“事無巨細,就像它們,沒有哪一粒看上去很特別,但沒有哪一粒不重要。”這便是“三夏”給一個90後最初的感受。

  傳統意義的“三夏”從5月中下旬開始,可平東林的“三夏”要早一個多月。從4月16日開始育秧直到6月中下旬,他沒有休息過一天。

  安徽省天長市禾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平東林,一個國外碩士畢業後回鄉創業、帶領年輕團隊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農人。在他看來,在現代農業科技的加持下,科學地把握農人與農事的關係,是新農人有別於傳統農民的重要一點。

  夏收時,收割機機手們往往“搶速度”,收割得越快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這帶來一個問題,收割速度提上來,品質可能掉下去。”平東林發現,過去大家都不太在意機器收割的損耗率,“可如果每台機器收割時能減損哪怕1%~2%,農民的種糧受益都能提高不少”。

  機收減損,要重視起來。合作社從2019年起加強對收割機機手的培訓,要求機手們保持平穩速度,留茬高度要低於15釐米。“要保證託管戶的收益達到最大化。”平東林説。

  速度慢下來、收割量降下來,可機手們的收入如何解決?平東林和團隊有了辦法。“我們託管的田畝多,能保證機手的收割服務天數和每天穩定的作業量,同時我們把收割價格往上浮動,提高機手們的基礎收益。”平東林説,合作社還組織機手“大比武”,年底時對成績優秀的機手進行獎勵,讓他們在田間作業時多一份責任意識。

  夏種時,同樣面臨著新矛盾。今年,在中國水稻所等單位的支援下,合作社引進水稻精量播種線,用種量比過去傳統方式要節約30%,出苗率達98%。“老把式”們不理解,也不相信。

  “過去人工插秧,秧齡都很長,插到田裏能看到效果,但秧苗容易折傷,緩苗期也長。”平東林向團隊成員解釋道,“新設備插的秧秧齡短秧苗小,秧插之後看不到秧苗,但緩苗期短、返青快。大家有質疑,很正常。夏種,在農民心裏很重。”於是,大家耐心地講解、細緻地溝通,帶著農民一起做試驗,一起學習使用新設備、新技術,“再多的坎,也堅定樂觀地帶著大家邁過去”。

  “呵護這片土地,也呵護農民的心。”平東林深知,這片土地離不開“老把式”,大家積極探索發展現代農業,不是要將“老把式”淘汰出歷史舞臺,而是要讓他們在勞作中獲得更多收益,更有尊嚴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如今,平東林不再用“瑣碎”一詞來形容“三夏”,他換了一個詞——純粹。

  放寬視野

  2017年,孫振中博士與妻子魏巧雙雙辭去科研單位的工作,來到江蘇當“農場主”,在父輩創立農業公司的基礎上,開啟了二次創業。幾年裏的每個“三夏”,“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便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借助園藝學、自然地理學等專業知識,孫振中夫婦逐步建立監控系統、農機作業自動調度系統、病蟲害防治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在數字農業發展路上不斷獲得成果。

  一線的實踐,讓孫振中對農業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認識到,解決農業企業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需要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2020年,江蘇蘇合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孫振中擔任副總經理。在這個江蘇省供銷合作社社屬企業中,孫振中全身心投入農業社會化服務事業。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他認為自己作為新農人,有能量也有膽識,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為農業貢獻力量。

  今年“三夏”,疫情仍在持續,農資保供、農機服務、訂單農業面臨不小壓力。“好在農業社會化服務發揮出巨大能量。”孫振仲介紹,大家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參照歷年用量進行需求預測,利用供銷系統平臺優勢、資金優勢,實時銜接優質農資供應商,鎖定貨源,保證上游供應量價穩定。

  早在“三夏”之前,全國的供銷社系統已著手準備。根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供的數據,2022年1-4月,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省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合計達6830.4萬畝次;供銷合作社系統售給農民的農資額2269.5億元,全系統肥料銷售數量8017萬噸,農藥銷售數量73.4萬噸,農膜銷售數量40.1萬噸。

  “而我們所做的,就是保障好糧食生産的最後一公里。”孫振中和同事們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在疫情管控時期建立農機服務團隊與種糧戶之間的對接聯繫機制,保障糧食安全收割;又加班加點進行小麥收儲工作,確保訂單小麥全量收儲,做到顆粒歸倉。

  “我願意做這些工作,因為我經歷過‘汗滴禾下土’,讀懂了‘粒粒皆辛苦’,能體會農民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渴望。”在孫振中看來,農業社會化服務不僅能調動農業生産積極性,解決“誰來種”的問題,而且能提高效率,解決“如何種”的問題,對於糧食安全來説意義重大。

  孫振中每年“三夏”都“曬脫一層皮”,但他不覺得苦,他認為一個青年能親歷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進步,在更廣闊的視野中探索農業發展路,是一生都值得驕傲的事。

  躬身實務

  據農業農村部6月16日的數據,全國夏播糧食已完成意向面積(不含雙季晚稻)的70.6%;中稻栽插過八成,夏玉米播種近七成,夏大豆播種過五成。

  北京的同事在朋友圈照片裏發現,全國農技中心糧食處農藝師梁健在山東德州平原縣挂職蹲點鍛鍊兩個多月後,“胖了一大圈,黑了三個色號”。

  “天天往地裏跑,曬黑了可以理解。胖了該怎麼解釋?”

  面對同事們調侃式的詢問,梁健答道:“辛苦!每天干完活兒,晚上都要吃很多飯,很多很多。”這位曾經主要“朝八晚五”在辦公室工作的年輕人,如今一頭扎進“三夏”生産最前沿,體會到什麼是“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這不是個例,這些年裏,在全國各地挂職和鍛鍊的基層幹部,都有類似經歷。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第一年在平原縣鋪開,梁健從4月來挂職起,幾乎每天都在跟它“過招”。“這是今年‘三夏’很熱的一個詞。”梁健所在的平原縣,分到了3萬畝種植任務,由於是第一年種,農民心裏沒有底。

  講政策、講技術、選合適地塊,梁健與縣農業農村局的幹部一起,逐村逐鎮去宣傳,鼓勵農民積極投入這項“大事業”。“這是國家提升大豆産能的一項有力措施。”梁健始終有信心,“玉米地裏復種大豆,可以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産,能多收一茬大豆,政府還給補貼,農民能受益。”

  “3.2萬畝!”大家共同努力下,目標得以實現。但問題接踵而至。

  “我家大豆種子發芽率不高!”一個種糧大戶打來電話,聲音透著緊張和不安。

  “根據國家標準,大豆種子的發芽率要在85%以上。”梁健和平原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團隊商量,請第三方機構,給種糧大戶家的種子做發芽率試驗。

  兩個透氣的托盤裏,噴水拌濕土壤,各放50粒大豆種子,蓋上土,模擬生長環境……梁健細緻地觀察著試驗細節。

  “超過85%!”第三方機構評估,大豆種子發芽率達標。“種糧大戶自己做的試驗,很可能是因為操作不規範。大豆不像玉米那樣不懼旱澇,水澆多了、土壤硬了,芽就拱不出來。”梁健意識到,這項技術對每個農戶都是不小挑戰,培訓工作必須繼續細化、加強。

  採訪時,梁健和團隊成員已在起草新的培訓計劃。他們把各鄉鎮投入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的土地精細地畫在一張地圖上,確保每塊地播種時都能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他們希望地圖背後那一張張充滿渴望的臉龐,在不久的將來挂上豐收的喜悅。

  (本報記者 彭景暉 本報通訊員 陳禹行)

[責任編輯:楊永青]